在沒上學之前,我一天到晚就在家附近自己玩,有時候去隔壁爺爺家裡玩。附近的老頭總能在他家湊出一桌麻將,以此來豐富無聊的晚年生活。耳濡目染,我同他家的孫子孫女也學會了一點麻將的打法。在他們大人不玩了的時候,我們小孩也開始支起一桌,玩兒的不亦樂乎。在隔壁姐姐們上學的時光裡,我只能獨自玩耍。
夏天這個季節,是在我回憶裡最深刻的。隔壁爺爺在堂前支起了麻將,出牌的喊叫聲你來我往。到快午飯的時間,他們總是意猶未盡,不願意下牌桌。有些人抓了一手好牌,於是叫家人送飯,一邊吃飯一邊打牌。他摸了一張牌,嘴在臉上咧開了花,“自摸”!贏了錢這才肯散場。有人贏就有人輸,輸了的人把牌雙手一推,不耐煩的給錢下場,“不玩了不玩了……”不過他們總是口是心非,不打麻將也沒什麼好去處,只能湊在一起又支起了麻將桌。
夏天的人總是一直在犯困,十二點至兩點這段時間太陽正當頭頂,是最熱的時候。為了避免中暑,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把農活告一段落。飯後,家人會在房間裡午睡。家裡就兩個床鋪,母親,姐姐和我在床鋪上午睡。父親貪涼,就在泥土夯實的地面上鋪一張塑膠薄膜,躺在上面開始休息。那個時候的夏天沒有電風扇,只是拿一把蒲扇搖來搖去,以此來獲得一絲清涼。
隔壁家的舅公去縣城幹活賺了一些錢,給家裡買了一臺電風扇。那時候流行的風扇是立式的,一個圓形帶配重的底座,一個長長的可伸縮的杆,上面是電機扇葉部分。這種風扇有四五個檔位,帶搖頭。
後來舅公家又買了大彩電,我就這樣在他家跟著大姐姐們看了很多臺灣偶像劇,看了引進的日漫。他們一放學,我就跟過去去她家蹭電視。日漫一集的時間很短,只有十幾二十分鐘,一般一天兩集,像《四驅兄弟》《中華小當家》。由此我們非常珍惜這種節目,一旦錯過就感覺非常遺憾,所以我們總是掐準時間等在電視機旁。
在她們上學的時間裡,我又只能自己獨自玩耍了。夏天的下午,日頭炙烤著大地,熱氣自上而下,瀰漫整個地球。在日頭沒那麼曬了的時候,父母開始去幹農活,於是就把我放在隔壁爺爺家。他們在一邊打麻將,我就在一旁自己玩兒。
農村家庭總是喜歡養一些雞鴨鵝的,他們也怕熱總是在堂前跑來跑去,還拉了一些屎。隔壁爺爺顧著打麻將根本沒空清理,於是就會吸引一些蒼蠅落在上面。沒處玩耍的我對著這些飛來飛去的蒼蠅來了興趣,在地上撿來別人吃完丟掉的果凍殼開始捉起蒼蠅來,我的雙手就這樣在蒼蠅與雞屎鴨屎裡來回穿梭。抓到了就把它蓋在果凍殼裡,看它困在裡面找不到出口撞來撞去。有時候因為抓到綠頭蒼蠅而暗自高興,它的頭頸部被反射呈現綠色的熒光,在我眼裡別提多好看了。
沒多久,打麻將的他們就發現了我。有些人在隱隱作笑,“你看,那個伢子在做什麼?在那裡捉蒼蠅。哈哈哈哈……”隔壁爺爺聽到了,過來嚴厲呵斥我,“噥不怕髒的呀,啊呀,去別地玩兒……”然後從灶塘裡措出一把灰蓋在雞屎上,用掃把地箕把它掃走倒掉了。於是我悻悻地離開,去到門前的溝渠裡抓小魚了。
家裡門前不遠處就是一大片農田,給農田灌溉的溝渠也是四通八達,交錯分佈。靠近家門口的就一條,附近住的人都到這裡來洗菜洗衣服。我又去撿來兩個稍大的果凍殼當做我的捕魚工具,在岸旁水草邊抓起小魚苗來。大一點的魚遊得很快,反應迅速,活動敏捷,只能逮住小魚苗摧殘。小魚苗一般在靠近岸邊遊動,成群結隊的。我就用果凍殼上下包夾,一個擋住它們前進的方向,一個放在魚群的後方,最後兩個果凍殼合起來就能抓住一些。就這樣,我能度過一個夏天。
經常跑到外面曬很容易生痱子,後背滿滿的丘疹,可難受了。特別是在流汗之後,汗液中的鹽分滲透到小丘疹的面板中,那叫一個痛啊。不過我還是會不記得痛,照例每年夏天到外面跑來跑去。
傍晚時分,父母從田地裡幹完農活回到家,早已下學的姐姐已經做好了晚飯。房前屋後的絲瓜苦瓜豆角,隨手摘下就是一餐。這些藤蔓似的菜攀爬是一把好手,有時候種子不小心掉落在房前屋後,它能順著樹爬到屋頂上。苦瓜和幹酸菜是絕配,幹酸菜是平時吃不完的酸菜曬乾然後用楓葉蓋上入鍋蒸制而成,別有一番風味。炒茄子必須油要大下大蒜子爆香,然後再加水燜煮到軟爛才入味。豇豆炒完隔夜的才入味,絲瓜打湯是最佳,黃瓜一般加糖或者鹽涼拌一下最消暑。
有時候姐姐週末在家,會和我一起拿上竹製的編筐去溝渠裡抓魚,這樣晚上就能加餐。我們能抓到比較多的是鰷魚,長條條的,身體常年在溪流裡遊動,肉質軟嫩緊實。用油炸後幹香酥脆,下酒一絕。不過我們家一般都是煎制,這樣不費油。煎制後的魚加青辣椒,蒜末,豆豉,這樣燒出來的小魚真的很下飯,魚湯拌飯都能吃好幾碗。有時候上游會有人藥魚,用辣蓼草或者其他有微毒可以使魚暈厥的草,將它搗碎出汁,然後再將草汁倒入水中,這樣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抓到魚。再後來,我聽說有了人造的魚藥,毒性更高效果更好。在這之後我們下游能撿到的魚就更多了。有時候能撿到的魚比較多,母親就用油把魚煎幹後,再用爐灶裡燒晚餐剩下的碳火㸆上一夜,這樣能儲存更久。
晚飯過後,我們在門口坐著乘涼。太陽已經西落,天還剩一點亮光,隱隱約約能看見彎彎的月牙,但它旁邊的一個星星極為閃亮。
我很好奇,“爸爸,那是什麼星?”
“是掃把星,他是天上最亮的一顆星。他最忙了,他就拿著掃帚掃啊掃,其他星星就會慢慢出現了。”
果不其然,天空越來越黑,隨之星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亮,漫天的星星在夜空中不停地眨眼,真神奇。直到後來學了地理,才知道那顆陪伴月亮的星星叫金星。中國古代在天文上稱之為“長庚星”或“啟明星”。
夜深了之後,空氣溫度逐漸降下來,門前的土坪也不似如今的水泥地這麼熱。我們就把堂前的竹床搬出來,躺在外面吹著涼風,看著星空。隔壁爺爺家也搬竹床出來納涼了,還把黑白電視機搬了出來。“過來看電視嘍……”,他盛情地喊著。於是我們就把竹床搬過去一起看電視了。我總是最安靜不下來的那一個,覺得電視節目無趣,我也看不明白,於是就跑來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