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在異世界拍電影> 第六十一章 定劇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一章 定劇本 (2 / 2)

作為一個書迷,方言可是把《魔戒》看了不下五遍,劇本沒難度,現在方言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大陸上的其他國家。

魔影的拍攝其實並不困難,方言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技術優勢,無非就是腦袋裡有些劇本,對魔影的瞭解比較深而已。

說白了方言就是菜雞裡的戰鬥雞,但無論怎麼跳都改變不了自己還是個菜雞的事實。

大陸上的國家又不是傻子,等魔影傳播到全大陸,在見到他們經手的利潤數量的時候,心動是必然的。

希雲帝國還好說,至少這幾年不會直接衝擊到方言,但是其他國家在海量的利益面前可不會管你是誰,《亮劍》又不是為他們拍的,沒有情份這一說法,百分百會直接擼起袖子照貓畫虎拍魔影。

也許初期因為不熟悉拍攝方式或者沒有好劇本,會摔點跟頭,但一個國家全力開動的時候,就算摔跟頭會摔幾年?

原本大陸就有舞劇的劇本,順杆上爬比無中生有簡單的不止一點點。

可以預見,不出三年,雲遙大陸上的其他國家就會有比較不錯的魔影劇本出現。

那麼這麼一來,方言在早期佔領市場就很重要了,這也是方言目前僅有的優勢了。

就像地球上的好萊塢特效公司,除了某些核心技術外(比如人像採集技術),普通特效領域業內頂尖的特效公司和普通公司差距並不大,但是同樣的特效價格兩者可能相差十倍——而且顧客還會選貴的那個。

舉個例子,地球上參與過《星球大戰》和《綠巨人》特效製作的著名特效公司工業光魔,《鋼鐵俠》一部的特效收費就高達6000萬米元。

而《鋼鐵俠》裡真正需要其核心團隊“賽邦”製作的特效只有1200萬,其餘的4800萬特效普通特效公司收費是多少呢?——700萬美元左右。

當然這裡面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價格問題,諸如營銷方面的需求,投資方出版方的選擇等等,但是有一點是絕對站得住腳的,那就是工業光魔名聲大,口碑好。

在特效剛出現的1975年工業光魔就開始主抓特效市場,在1978年整個特效市場他們佔了八成份額,正因為早期名聲響,工業光魔才能藉助市場滿滿成長為巨無霸。

方言現在的境地也是如此,接下來的三年最多五年,將會是魔影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不是傻子都能看到魔影的市場有多大。

只有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儘量快的搶佔市場,才能保證方言在後續的衝擊裡不被擊垮。

所以接下來的這部《魔戒》,方言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爭取一炮打響。

同時方言也準備在《魔戒》中加入能代表自己的標誌,漸漸給觀眾灌輸某個標誌=方言出品=精品的概念。

好比地球上那家bx公司,縱使跳票無數,但只要見到那個由b字母開頭,藍字黑底的標誌時,人們總會瘋狂的——

買買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