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遇上病嬌男主她後悔重生了> 第四百二十章 尼姑雙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章 尼姑雙妙 (1 / 2)

天朝是一個昌榮繁盛、國泰平安的國家,若要說這個國家與其他的有些什麼不同,那便是這個國家舉國上下,貴至皇帝百官,低至平民百姓都十分信佛。即便是這個國家最十惡不赦的人也不會去傷害出家的僧人。

可天朝的佛教卻有兩個獨特之處,一是欲做僧人修行者只能在四倒六歲時出家,且不是什麼人都能隨隨便便選擇出家的,還需透過寺廟的稽核評估方可入寺,不僅要有慧根,也要心性穩當。即便條件嚴苛,每兩年一次的稽核也依然有許多人前仆後繼,大多是虔誠信服的父母將自己的孩子送去,渴望家中能有孩子入寺出家。畢竟在太元朝,家中出了一個修行的僧人可是一件非常有福德的事情。

妙信自小出家至今已有十年了。當年她六歲時,父母在一場天災中喪命,遠在景華鎮的舅舅作為唯一的親人,只能把她帶回家撫養。可一個才六歲的孩子,即無法幫忙做活提供勞力,還需要時時看顧她,漸漸地舅舅一家便生了些不耐之心。

妙信七歲時恰逢附近太行山上的蓮花靜寺正在準備兩年一屆的修行者稽核,舅媽為了給家中省下一份口糧,便攛掇著舅舅把她送去試一試。也許是機緣到了,妙信居然透過了蓮花靜寺的稽核,成功成為了一名出家修行的尼師。年幼的妙信連自己的俗名都不知怎麼寫,便進入了寺廟。自此之後,“妙信”這個師父賜的法號就要跟隨她一生了。

在出家修行的這十年裡,妙信漸漸成長為了一名明眸膚白的姑娘,雖光著個頭,也絲毫不減她的靈動。在寺廟的學習修行中,自認為相比他人而言算不上非常信服,卻對著佛教的理念也算是比較虔誠認可的。因此在寺廟中規規矩矩的長到了十七歲,又因天性比較懶散,最不愛出門,因此除了去寺外的山上採果子外,倒從不曾離開太行山。雖然每年逢年節寺廟會放十天假,讓寺裡的僧人回家去盡孝,可妙信認為舅舅舅媽或許並不怎麼歡迎她的到來,因此每年年節時都會留在寺裡陪著年老的法師們過節。

天朝佛教有兩個獨特之處,其一已經說了。而這另一個獨特之處便是所有出家僧人,無論是男比丘或是女比丘尼,皆要在十八歲前離寺行腳入世去修行五年,意在讓僧人體會人間疾苦,明白真正的慈悲。

尼師通常力氣較小,身體較弱,雖然入世並不會有百姓傷害她們,卻也無法避免尼師在行腳至深山中時面對山中野獸等危險的存在。因此在太元朝佛教僧眾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便是每年離寺行腳的尼師可以找一個同樣要離寺的男僧一起入世修行。

妙信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去尋找願意跟自己入世修行的男僧,而這目前唯一的途徑便是去到山另一邊的啟靈寺。蓮花靜寺與啟靈寺每半年會共同舉辦一次經文學習交流的法會,上一次是在蓮花靜寺舉辦的,而這下一次將會去到啟靈寺舉辦。每年法會舉辦的時候,如果在蓮花靜寺裡,妙信就會躲懶到屋裡,反正法會上到處都是人,少她一個也不會有人知道,每年兩次的法會,聽了這麼多年,早就覺得毫無新意了,還是在屋裡小睡一會兒更自在。

如果法會在啟靈寺舉辦,每年寺裡報名的時候妙信就更加不會去湊這個熱鬧了,畢竟從寺裡走到啟靈寺可是要兩個時辰啊!不過每年妙音和妙禮回來後都會給妙信分享在啟靈寺中的所見所聞。

妙音和妙禮是跟妙信同年進寺的尼師,且三人同住一屋,關係更是尤為的好。妙音和妙禮每回說得最多的便是啟靈寺那個美名和臭名都昭著的法無師兄。為什麼說是美名呢?因為法無是近幾年裡最為聰慧的僧人,經文看一遍便可以背下來,在辯經時也常常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常常將與其對辯的法師堵得無話可說。那為什麼說是臭名呢?因為他目中無人,不遵從寺裡的規矩,自由散漫,桀驁不馴。若說這樣的人寺裡早該將他逐出佛門,偏偏啟靈寺的住持憐惜他的慧根,說此人悟性極佳,若是能修行得道,將來必成大能。這法無師兄也就只有在住持面前才會收斂一二了。

這人聰慧如此也就罷了,並不至於讓妙音和妙禮念念不忘,真正讓她二人整日叨唸的是這法無師兄的樣貌,據說是十分高大俊朗的。妙信卻也從不曾見過他的樣貌,因為法無師兄跟她一樣比較懶散,從不參加外出交流的法會。

去年入世前一段時間裡,蓮花靜寺裡的同輩尼師都爭著要跟他搭對,據說還要很遠的寺廟的尼師找去啟靈寺,想要邀請他一起入世修行,然後被他拒絕了......後來入世時間到了,他又生了一場病,這入世的時間又只能往後拖一年,這可把妙音和妙禮樂壞了,二人時常為誰能跟法無師兄搭對而爭辯不休。照妙信看來,他這病是真是假還真不好說,畢竟妙信也曾經想過裝病來逃避入世修行,不過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心思也就剛冒出來一下,便放棄了,也就是隨便想想罷了

按道理來說,妙音和妙禮皆是佛教中人,不應該是如此浮躁。可兩人正值妙齡,自小被送入寺裡,不知人間疾苦,不明佛教真義,尚不夠穩定心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妙信倒是比較憂愁了,因為她往年都不愛出門,所以幾乎沒有認識的男僧。其他同輩的尼師早就已經找好一起入世的男僧了,而她卻依然毫無頭緒。

幸好下個月就是六月了,馬上就要舉辦每半年一次的交流法會。今晚便去問問妙音要怎麼報名參加法會,畢竟錯過這一次,就真是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人了。

忙完師妹們的課文安排,回到屋裡,妙音正好也在桌上看書,看到妙信回來跟她打了個招呼又繼續埋頭在經文裡了。妙信雖不如法無師兄聰慧過目不忘,每年寺裡的考核卻也能安然透過。妙音卻不行了,心性比較浮躁,總是沉不下心來學習,去年的時候居然有兩門經文課不及格,若是今年再不透過,就有可能要被逐出寺廟了。畢竟出家修行在師父們看來是一件非常嚴謹莊重的事情,出家人最基本的便是經文學習要及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