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比方,一個盒子裡裝著一堆黑色的石子,其中有一個是紅色的。
當盒子外的人開啟盒子時,會在看到全部石子時,注意到紅色的石子。
但剎那間的注意,是模糊的察覺,唯有之後定睛一看,才能將其在所有石子中的位置定位。
白藥就是紅色的石子,目光和他之間隔著什麼屏障。
但他的紅色,依舊鮮明。
目光第一次發現了他。
第二次便定位了他,並幫助他渡過了金仙劫。
“人道有什麼線索?”
臨時營地內,白藥對著龜殼問道。
【如是我聞,無生無死,無悲無喜,無真無假,得證虛空果位。八苦皆去,是過去現在,亦是未知未來。】
【人道與你都被目光注視過,但它是空,你是人,你們對目光的感知,是不一樣的。以上是它的感知。】
人道的感知,比較抽象,或許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
像佛經?
八苦?
作為大乘佛法的祖宗,白藥自然能夠理解經文。
如是我聞,用來確定接下來的話真實無謬。
無生死,無真假,無悲喜,能夠證得虛空果位。
後面的八苦,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
若是都摒棄了,過去與現在,即是未來。
首先是虛空果位。
狹義上的虛空,指的是黑暗毫無一物的空間。
廣義上,則是指真正的虛無空寂,連空間都沒有。
這讓白藥想起了人道所說的,上個輪迴的第一階段,太易時代。
無光無象,無限虛空。
虛空果位,絕不是混元道果,混元是混沌,混沌有未分的清濁,有空間,甚至有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