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清客> 第二百章 清明雨倒春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章 清明雨倒春寒 (2 / 3)

三月二十三日一大早,曾漁騎著蒙古馬黑豆、小廝四喜跨著健驢黑寶,主僕二人離家上路了,曾漁本來不想讓四喜跟去,宅子裡可使喚的人少,四喜算是最得力的了,但母親周氏定要四喜跟他去,周氏說道:“漁兒,你這回出遠門,要等到九月才回來,孤身在外,娘如何放心得下,讓四喜跟著有個照應,宅子裡有俞媽和吳媽,還有俞媽的丈夫老廖也已受僱來宅裡做長工,人手也夠了,平時還有你姐若蘭隔三岔五來看顧,你在外儘管放心,自己要知寒知暖,酒要少吃,多交友少逞強,讀書作文也莫要熬夜太辛苦……”

客船西行,江風颯颯,曾漁佇立船頭,母親的叮嚀猶在耳邊,他這一次遠行打算八月鄉試完畢後再回家,昨日他已拜訪了林知府和張教授,張教授說會在七月底八月初趕到南昌,屆時曾漁到提學衙門找他,一應鄉試所需的憑據、結票他都會準備妥當,讓曾漁安心備考便是——

暮春三月,信江兩岸青翠連綿,立在曾漁身邊的四喜對於出遠門是興致勃勃,問:“少爺,咱們這回還去龍虎山嗎?”

曾漁心裡想:“張廣微給我的那一匣子道經我連一本都沒看呢,這次出門也沒把那一匣子道經帶上,她若知道定要責備我道心不堅。”說道:“不去了,到鷹潭與式之兄一晤之後便去轉道安仁,安仁的簡秀才因山賊之事還寫了信到上饒關心我的安危,我們這回去分宜也算順路,就去見他一面,還有,金溪青田陸家我也要去一趟。”

說這話時,緇衣光頭、泠泠貞靜的陸妙想和垂髫娟秀、清純嬌稚的嚴嬰姿的身影在心頭浮掠而過,讓曾漁心情沉鬱,此去分宜,如何面對陸妙想和嬰姿是他的一大難題,這比金秋鄉試更讓他中心忐忑,但不管怎麼說,這一切他必須勇敢面對,往前行,也許柳暗花明。

———————————————————————————————

清明雨,倒春寒。

蕭蕭冷雨緊一陣慢一陣下個沒完沒了,楓樹的落葉積著厚厚一層,踩上去“吱吱”冒泥漿,窪陷處還會淹沒鞋面,從楓林小屋到介橋村這短短兩、三里路變得泥濘難行,嬰姿腳上雖然套著大木屐,但每次還是會弄汙了布履和裙邊。

三月中下旬某日黃昏,依舊細雨斜織,陸妙想擎著傘在獨木橋邊等著嬰姿放學歸來,舉目望去,去年冬季葉子落得光禿禿的楓樹一到開春又綴滿綠葉,在雨水的滋潤下更顯青翠,足邊的介溪這些日子浮漲寬闊起來,把岸邊新發的春草也浸入溪水裡,不顯渾濁,愈發碧綠——

隔著楓林枝葉,陸妙想聽得腳步聲走近,這是嬰姿的腳步聲,便揚聲喚道:“小姿——”

往常,嬰姿很快就會應聲:“娘,是我。”可今日卻是不作聲,只是加快了腳步,從楓林中走出,來到獨木橋那一端,這年方已十三歲的少女出落得娉娉嫋嫋,在橋畔收起傘,嘴角一抽,含著委屈叫了一聲“娘”,一直含著的眼淚頓時流了下來,就那樣站著,任細雨飄落在髮際、肩頭。

“怎麼了,怎麼了,出了何事?”

陸妙想吃驚不小,一邊著急問話,一邊就踏上獨木橋要走過去——

少女嬰姿趕忙道:“娘,我過來我過來。”雨天橋滑,姨母是小腳,沒有她行路這麼快捷矯健。

陸妙想等著嬰姿過來,趕緊移傘為嬰姿遮雨,一手環抱其肩背,柔聲道:“出了什麼事,告訴我。”

嬰姿抽抽噎噎道:“方塘先生——方塘先生讓我明日,不用再去族學讀書了。”

方塘先生就是嚴世芳,毓慶堂裡的學生都稱呼嚴世芳為方塘先生,而不以族中輩分相稱。

陸妙想半擁著嬰姿慢慢往木屋那邊走,問:“除了這個,方塘先生還說了什麼?”

嬰姿道:“就是說我長大了,不可與族中子弟混雜讀書,可是月香比我還大一歲呢,方塘先生也沒說不讓月香來上學啊,單說我。”

介橋嚴氏毓慶堂族學只有三個女學生,嬰姿、嚴月香和嚴宛兒,嚴宛兒是嚴世芳之女,比嬰姿小兩歲。

陸妙想安慰道:“小姿你別急,明日我隨你去毓慶堂,懇求方塘先生讓你今年照常上學。”

嬰姿“嗯”了一聲道:“謝謝孃親。”摟住姨母寬大緇袍下的細腰,偎依著回到楓林木屋。

晚餐有煎魚,不過陸妙想只吃青菜豆腐,魚只給嬰姿吃,飯後陸妙想照例烹一壺茶細品,一面與嬰姿說些閒話,屋外細雨簌簌,屋內溫馨靜謐,二人的說話聲音動聽如簫管——

嬰姿道:“娘,今天我讓宛兒問紹慶公子,曾先生何時會再來分宜,紹慶公子說曾先生月底會來,但他們很快就要去南昌,不會待在分宜。”

陸妙想道:“今年是鄉試年啊,曾先生要到南昌考試的。”

去年年底嚴紹慶的母親來這邊與陸妙想談嬰姿的婚事,就說希望曾公子能科舉連捷,那樣婚事必諧,所以陸妙想也很關心今年的江西道鄉試。

外面的細雨停了,天也黑了下來,陸妙想說道:“明日我先去見方塘先生,若是天晴,就再去寄暢園拜會曹夫人,也算是對她去年來訪的回禮。”嚴紹慶的母親曹氏有意促成曾漁和嬰姿的婚姻,說會寫信向嚴世蕃陳情,不知嚴世蕃有沒有回信,所以陸妙想要去寄暢園向曹氏打聽一些訊息,嬰姿已經十三歲了,要訂婚也差不多是時候了,若能把這門親事定下,那她心事了卻,就可一意念佛修行——

翌日一早,陸妙想和嬰姿用過早餐,二人相跟著來到毓慶堂,接連小半個月的陰雨天終於放晴,朝陽升起,雲開天碧,祠丁老嚴正在灑掃,陸妙想和嬰姿就在學堂天井邊等著,等了一會,有兩個來得早的嚴氏子弟到了,他們來得早並非為了讀書,是趁嚴世芳還沒到先來嬉鬧玩耍的,見陸妙想和嬰姿在這裡,這兩個學生便都正襟危坐高聲朗讀起來——

卯時末,嚴世芳來到毓慶堂時,聽得一片書聲琅琅,心下甚慰,分宜嚴氏詩禮傳家,有這樣的底蘊,才有伯父嚴嵩脫穎而出啊,忽然看到一個女尼立在學堂天井邊,以為是來化緣的,眉頭甫皺,又挑眉道:“陸氏,何事到此?”一面讓學生繼續讀書,他走到天井一角,等陸妙想過來說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