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沒有任何東西阻攔的火流和羽毛全數命中至城市內的建築之上,瞬間樓房坍塌,無數的高樓,不管其匯聚了多少的財富,代表著多麼璀璨的文明,盡數被這灼熱的火焰所摧毀。
“我去!燙死本狗了!”。
狌狌攜帶著眾人的身影從火場之內衝出,而剛一逃脫火海,身上的白毛已經被點燃的大白立刻在原地不停地翻滾,同時口中還在不停地叫罵著,但是下一秒它突然發現了在空中的火焰怪鳥!
“那是畢方!”。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鶴,但只有一隻腳,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張白嘴巴,名稱是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怪火。
在傳說之中黃帝花七年時間兼併了東方諸國,隨後又在中條山諸猛獸的協助下消滅了南方的競爭者蚩尤,終於讓中原王國的疆域擴張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首席大臣風后卻不識時務地用沉重的措辭向國王呈送新的戰報。風后說,零星的叛亂並未因此平息。蚩尤的殘部依舊侵犯著邊境各地的平靜。東南方向,著名的統帥相柳正重新招集蛇蟲,依託茂密的森林隨時準備反撲。
西北方向,靈媒們也正加緊趕製招魂的法器,準備聚集蚩尤的魂魄,組建亡魂的軍隊,與黃帝再作搏殺。
數日後,黃帝獨自乘著一輛由各種火的符號裝飾的戰車,馳向泰山。這輛巨大的戰車載著黃帝在泰山顛簸的小路上賓士了五天。
到第六天時,黃帝忽然發現戰車前閃過一團黑影子。這影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漸漸分出了頭頸與眉眼。它面朝戰車,向後飛行,背後的影子逐漸聚集過來,而正面的影子卻因為被風帶動,逐漸消散。
儘管如此,黃帝還是很快分辨出了它的形象。這個形象黃帝相當熟悉,此前,他曾經統帥軍隊,與之戰鬥,也曾經下令在北方極端寒冷之地砍下他的頭顱,即使這樣寒風依然無法立即封凍腔中的黑血,名為蚩的甲蟲因此爬滿了北方的國土。它是蚩尤。
黃帝大驚失色,完全癱軟在戰車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風吹動,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漸凝結成手臂伸向自己。黃帝不知道對方想幹什麼,哀叫著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臉,試圖阻止蚩尤的襲擊。
沒人聽到黃帝的哀叫。因為這叫聲被另一陣尖銳的聲音掩蓋了。黃帝只覺得一陣紅光閃過,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樣停下了沉重的腳步。國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經消散,遠處,一隻紅色的大鳥越飛越遠。
而這隻紅色的大鳥正是畢方!
後來,唐代元和7年(公元812年)夏季,永州地區火災頻發,老弱之人死傷無數,百姓無處安家。
即使是自家沒有發生火災的人也只能坐在屋頂上緊盯著周圍的火況,唯恐怪火燒到自己家。
而大家都傳言之一種紅色的怪鳥導致的大火,大詩人柳宗元認為這種怪鳥就是畢方,還曾經專門撰文驅逐畢方。
但凡畢方的出現,那就是與烈火脫不開關係,它自身就代表著火焰。
“狌狌快帶著她們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