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發於一起看文學網,簡稱文學網,請支援正版訂閱,維護作者權益。)
“沒想到我李嫣紅身負如此絕頂武功,竟然也不敵鐵衫門的二代弟子張豐,如今我經脈萎靡,所受之傷根本無法自療,而目前又回不得師門,難道這血海深仇便報之不得?”李嫣紅臉色蒼白地坐在馬車之上。
“如今我還是南下到妹妹所在周莊,此去南下不過千里許,總得在死之前再見我的苦命地宛兒一面。”想起女兒那可愛地面容來,李嫣紅這才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來。
“老顧,南下週莊!”李嫣紅輕聲對著車子外面地車伕說道。
“是,大小姐!老奴遵命。”外面傳來一聲低沉地男子聲音應道。
“駕!”一輛插著蘇州府李字旗號地豪華馬車便疾速向官道南下而去。
“稟報王爺,盧忠在滁州時確實聽到有關商羽兄弟地訊息,只是最近王爺最近與元廷交戰,令臣下不能及時稟報,這才延誤了時日,請您恕罪!”盧忠此時半跪於地向張士誠稟報道,臉上神情顯得甚為真誠。
“賢弟,盧賢弟!為兄都說過,在後堂中不要與為兄行禮,你便是不聽!來來來,你且起來。當初舉事至今,我們兄弟經歷九死一生,在百萬元軍圍困之際元廷居然臨陣換將,這算是我等萬幸!此乃天不絕我大漢天下也。”
張士誠說完話便站起身緊走數步彎腰將盧忠扶了起來,滿臉感慨之色。
待得將盧忠扶起來後,他伸出手拍在盧忠肩膀之上說道:“當時幸得兄弟前往近鄰滁州處求援,並且還遠涉北方小明王韓林兒處促使他派出數路義軍,將元廷大軍半數軍力拖住,才有為兄自高郵脫困的機會,於此你可是立下了大功啊!”
當時張士誠在高郵被數十萬大軍團團圍住,便是欲投降元廷脫脫也是不允,更是揚言要在破開城關後屠盡城中所有人。
張士誠這才後悔此前稱王的舉動,如不是稱王,以他擁有的三城之地還不致於成為元軍首要的攻擊目標,那才真正是自取其禍。
幸而元廷臨陣換將,數十萬大軍沒有統屬元帥之下,調配不靈,而在監察使趙清拚死護衛之下,這才率一支人馬衝出高郵,然後在元廷大軍被數路義軍擊潰之下,這才順利出擊佔領了通州,暫時擁有了安身之地。
“王爺,這是臣應當應份地事情,只要能令王爺安全,臣便是死也無憾!”見張士誠仍然像以前那樣對他兄弟相稱,盧忠是從心中感到溫暖。
“在為兄面前不必如此,怎可輕言死字?來來,你且坐下,與為兄說說商羽兄弟之事。”張士誠想起商羽這位奇異少年來,馬上便拉著盧忠在書房中的墨松椅上坐了下來。
盧忠稍微客氣一番後,見張士誠執意讓他坐下便告罪一聲,卻只坐了半邊身子前傾地向張士誠介紹了商羽的一系列經歷。
只是盧忠並不知商羽曾經化身為沈萬四與挾持滁州都元帥郭天敘這兩件事,只是說起在滁州商羽曾經制作一把強弓,沒有第二人能拉得開並且殺傷力特強,朱元璋便是由此類弓箭才在攻打來安縣時成功云云。
最新的訊息便是盧忠在北方向通州返回時聽到的訊息,商羽經由滁州都元帥府上報小明王的宋朝小朝廷,成為被正式冊封的九品縣丞,所在的位置便是來安縣。
“難以想像,商羽小兄弟不但會煉製藥物,還會製作各類武器,目前在滁州中可是相當有名,算是年輕有為的官員。”盧忠說到這裡時,對商羽是不由地讚不絕口起來。
張士誠聽後不由心嚮往之,喃喃說道:“沒想到當時一位不起眼的小書童,如今居然這般了得,他那商籌更是令人嚮往之,盧忠,你可願抽空前往來安,替為兄去招攬商羽兄弟?”
盧忠聽後立即說道:“王爺,臣願往。”數月前張士誠就曾囑他尋訪商羽下落,當時未果令他很有些自責,這才在此時向張士誠提起商羽,他早知張士誠會有此言。
“好!我希望你以個人名義去探訪他探探口風,他目前是滁州義軍的人,滁州義軍對我們的幫助在兩月前最為顯著,此事千萬不要令滁州軍方察覺,若不可為你便向商羽兄弟求來商籌,為兄憑其中內容便可知如何能穩居江南矣!”那商籌中記載地各地內容可謂豐富至極,那也是由於當時泉州府天下富商雲集,每位富商都有屬於自己的行商路線,數萬名商人手中的地圖與各地風物匯總在一起,那是海量一般地內容,卻被商羽整合理順成一本商籌,可心想見其中內容之重要。
那不但是行商之人所最為想要,而且便是如張士誠這般想要爭霸天下之輩最為渴望之物,這也是陸紹北為何會在看到商羽那本《商籌》後厲聲斥責他的原因。
“王爺,臣知道!但若是商羽兄弟不肯那又如何?”盧忠有些擔憂地問道。
“若他不允,那便在日後派人殺了他,若不為我所用,日後必成大患。”張士誠的臉色立時便變了,眼中射出兇狠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