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發於一起看文學網,簡稱文學網,請支援正版訂閱,維護作者權益。)
朱元璋果真如湯和所說,在兩月內將數萬貧民自盱眙與天長一帶吸引到來安縣境內,而商羽所實行地五五分田制也得到了貧民地支援。
“縣丞大人,沒想到左副元帥真的下令沒收那些地主的土地,讓進入縣境地平民獲得土地,五成交於府庫,五成可留用或出售給義軍,三年後土地耕種權歸於這些平民,三成糧食做為稅賦,這比起永川的重稅來可真是天大的好事,無怪乎境外地均百姓峰擁而至。”
在一座百多丈高的階梯水田頂端地一處落腳處,衛璧戴著斗笠興奮地向商羽說道。方圓十數里的階梯水田間星散著無數在辛勤種植地農戶們。
商羽站在田間,望著附近興旺地農業種植心中也是激動異常,聽到衛璧地話後轉過頭來說道:“此處並無其他人,你還是管我叫大哥便是,這官職稱呼聽起來很是不舒服。”
衛璧聽後卻是連忙搖頭說道:“那可不成,若是叫大哥叫得順嘴了,若是在人前讓人聽到,必定認為我不懂得禮數,沒得還丟掉衙門的臉面,這種事情我可不做。”說這話時,他倒是顯得有些焦急起來。
商羽搖搖頭,自從做了縣丞後,商羽便感覺周圍地人對他的態度都產生了微妙地感覺,那是他們發自心底的尊敬,但卻令商羽悵然若失。
“衛兄弟,真正的稅收並非如此,而應該是以銀抵稅,來安縣境內地主多為蒙人後裔,剝奪他們的土地所有百姓都是極為擁護,這也只是針對來安縣一地而言,所以我才能向左副元帥報知此事。”
商羽見無法令衛璧改回原來地稱呼,便輕緩地將目前令百姓獲得土地的目的說出。
“縣丞大人,你那徵兵地法子也妙得很!若是平民家中有壯丁加入義軍,便可獲減稅一成!如今報名地人足有近兩萬人,那朱先生與胡將軍最近可忙得很啊!”衛璧此時卻又提起商羽所施行地徵兵之法。
萬傾良田,每年可收取三季糧秣,從山野鄉村間尋找回三萬餘人,加上朱元璋自盱眙與天長遷來的人口,目前來安縣的土地嚴格按每人十二畝地分配方式進行種植,再過一月便可收穫一季糧秣,到時縣府庫中糧秣將會堆積如山,足可供五萬兵馬一年之用。
若是一到兩年下來,僅憑這一縣之地便可供十萬兵馬日常消耗的糧秣,這是商羽仔細計算得出地結果,他將此結果報與朱元璋後,朱元璋在前線發回信來說道:“弟之所為,兄與義軍之幸也!望弟更進一步,兄當於不久既回。”
商羽見信後很是高興,只是卻恨自己不能隨朱元璋到前方與元軍戰鬥。身體直到目前也不能恢復如初,總是覺得無力,偏是飯量不減,食量是普通少年地數倍。
商羽總是感覺這可能與邵榮那一戰時的時間停頓有些關係,但卻想不明白到底是何原因,而身穿地那件無縫小衫每天都會有一股暖流湧入身體,但卻不像以往那般能令他充滿力量與自信。
那把他親手製作地五絃弓便掛在他的書房牆面之上,他只能望著自己製作地強弓興嘆,一次也沒有上場地少年將領,曾經地神力讓他幾乎成為義軍中最年輕地將領,但在那次與邵榮的一戰後卻似乎變回了一位柔弱地少年,這令商羽時常有些困惑。
幸好朱元璋聽從李善長之言,任命他為來安縣丞,而且他到目前做得也很不錯,百姓們很認可這位將土地交予他們的商大人。
在戰火與殘暴地元軍統治地地區,能吃頓飽飯便很是難得了,而來到來安縣,不但能獲得土地耕種,所種植地糧食首先就有一半是自己地,而且對於沒有錢糧的平民,縣府還在各鄉鎮向肯於耕種地平民發放糧食,雖然在獲得收成後要將這些糧食還給縣府,但這絕對是吸引人的。
“徵兵容易練兵難,戰場上將來也不知會死去多少人,但中原天下必定會回到我們漢人手中。”商羽此時臉上卻並無喜色地說道。
衛璧一愣,商羽目前貴為一縣縣丞,在他心目之中便算得上極為尊貴之人,見商羽並不高興不由好奇地想向他詢問。
便在這時,便聽得山下傳來大喊聲道:“縣丞大人,縣衙中傳來訊息,請您儘快回到縣城中去。”只見一名騎著馬地兵士在山下小路上喊道。
商羽聽後嘆息一聲說道:“不知又出了何事,我們下山去吧!”
說罷,便順著梯田地邊緣處小心地向下走去,若是掌握平衡差些便會掉入水田之中,弄得一身泥巴,商羽此時是文士打扮,倒與他目前地無力狀態很相符。
衛璧急忙在後面跟上,邊走邊說道:“大人,用不用我在水田間捉兩條鯉魚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