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作為早期加入華夏的那一批正式成員,幾乎是看著華夏國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的。更新最快
從成立之初百十人的規模發展到現在的四百多萬人口,華夏國的變化簡直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在他的認知中,華夏國的發展模式,與以前的任何一個朝代的發展方式都不一樣。
其他的朝代都是以軍事行動奪取地盤來奠定自己的統治地位,用武力的方式來統御萬民,並從百姓的手中獲取稅收來壯大自己。
但華夏國好像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管轄地盤的大小,也不在乎普通百姓繳納的那點稅收,他們在乎的是治下的百姓是否能夠準確地理解透過各大部門釋出的任務。
錢家作為一個傳承了數代人的商業大戶,實在是搞不清楚他們的這種做法,究竟是靠什麼才能夠維持下去的。
因為,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華夏國的這種做法根本就違背了產出要大於投入這個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個在表面上看起來嚴重入不敷出的發展模式,再大的家業也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這是他們錢家數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但是,在錢家徹底加入華夏國之後,經過這幾年的學習,錢江的眼界與初到華夏國之時相比,自然又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至少,錢江他們也搞清楚了不少這華夏國與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
比如說糧食的種植方面,畝產千斤好像都已經是最基本的標準了,那些一年四季都能夠產出的瓜果,畝產達到上萬斤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更讓人震驚的是那些專門用於收割糧食作物的機械,不知道最初是出自於誰人之手,其設計之精妙,令人歎為觀止。
一臺收割機足以抵得上尋常的數十個青壯勞動力,這是異世界的人從來就沒有聽說過的事情。
更為恐怖的是,這個收割機只要沒有出現機械故障,在有足夠油料和多個操作手的支援下,幾乎可以做到不眠不休,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各種專業機械的出現,錢江他們也從最初的震驚變成了麻木,好像華夏國再出現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除此之外,錢江最大的體會就是,透過國資部發布的一些政策和重點任務,幾乎都會對華夏國未來的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就比如,這次由國資部發布的組建華夏工作隊到華夏國控制範圍之外吸納人口的任務,在加入了華夏自衛隊之後,其意義就與普通的任務不一樣了。
有了華夏自衛隊成員的參與,這個工作任務就帶上了華夏國的國家意志,也足以體現出國資部對這個工作任務的重視。
以前,錢江他們靠著自己的商業眼光,把華夏國允許外流的物資賣到了越來越遠的地方,從中也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但是,商人的身份並不能夠在其他的國家獲得足夠的尊重,在一個典型的農耕社會中,商人彷彿就是吸血蟲一樣的存在,榨取的是百姓的財富。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在任何一個華夏國之外的城市行商,都必須要上下打點,搞好與當地統治者之間的關係,還要按照當地的法律和規矩繳納稅費,這就是他們早就已經適應了的生存法則。
華夏國正式成員的身份雖然也能夠給予他們很大的保護,但是,畢竟華夏國目前的影響範圍還沒有那麼遠。
加上其他國家內並不發達的資訊傳播途徑,離華夏國越遠的地方,對華夏國的瞭解就越少。
如果沒有那些恐怖的武器,僅憑那些華夏國允許外流的物資,最大的可能是會引起大家的驚歎和貪慾之心,而不會對華夏國感到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