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波大堤上的燈塔當然不具備隔離的作用,但是,吐瓦魯特區還有幾個特殊的燈塔,應該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特殊的燈塔?”
“對,大家難道忘記了,吐瓦魯的能源供應系統中那個位於外海的高壓壓縮空氣儲能場嗎?
那個高壓儲能場雖然位於海面之下,可是,大型的混凝土沉箱和為了防止沉箱上浮而壓在上面的大量土石,實際上也改變了海床的形態,使得儲能場所在的區域不再適合於通航。
為了提醒過往的船舶,特區在儲能場的四角位置建起了四個燈塔,用於指示儲能場在海面之下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保護儲能場中的工作區。
這四個燈塔以前是由發電站的工作人員兼職維護的,所以,這四個燈塔的維護任務並沒有單獨在任務平臺中羅列出來。
當時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到那個與城市相對隔離的地方去工作,只好採用這樣的方式與其他工作崗位進行捆綁釋出。
正因為如此,所以,那四個燈塔的維護要求與其他燈塔相比,也更加簡單,採用的是定期維護的方式。
一般是發現燈塔出現故障之後,負責的成員才會過去檢視故障原因。
那些簡單的問題還好辦,但是,複雜一點的問題還有可能透過任務釋出平臺來解決,無法保證燈塔的全天候工作。
既然現在我們需要一個單獨的工作空間來安置這種特殊的病人,我覺得就可以把這個工作崗位剝離出來,在儲能場工作區中劃出一塊區域,作為他們的居住之地。”
“我記得那個儲能場裡儲存的是高壓氣體,只要是壓力設施,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必須遠離居民區。
讓他們居住在一個可能存在危險的儲能場裡,是否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為了糾正這樣的錯誤認識,以前從事儲能場維護工作的人也出來說話了:“那個儲能場的主體都在海面之下,主要負責給特區提供持續不斷的能源供應。
混凝土沉箱中儲存的雖然都是高壓氣體,但是,由於沉箱的特殊設計,可以根據儲存氣體的多少,其內部自動與海水的壓力保持著動態平衡。
所以,這個高壓氣體儲能場與其它的高壓氣罐儲存原理完全不同,就算是因為裝置故障導致充入的氣體超過了沉箱的最大容積,多餘的氣體也會自然溢位,不會影響到儲能單元的安全,更不會發生爆炸。
這個儲能場修建的位置與居住區較遠,並不是出於安全的考慮,而是因為特區第一個城市單元附近,只有那個地方才能夠提供足夠的深度,以保證沉箱中產生足夠的壓力。
而且,由於儲能場中的壓縮空氣是透過海底管道與蓄能發電站相連的,屬於另一個封閉的迴圈空間。
哪怕儲能場海面上充滿了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也無法透過儲能場的管道進入其它地方。
所以,把儲能場上面的區域改造成隔離特殊病人的居住區,從安全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現在的儲能場,總共有五個區域是露出海面的,分別是四角的燈塔和中央的壓力資料採集中心。
除了壓力資料採集中心外,其它四個燈塔的位置在經過簡單的修整後,就可以提供少量的居住空間。
如果他願意的話,我覺得可以把維護儲能場燈塔的工作交給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