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吳光良的話,李東生猛地轉過身子,看了看吳光良,說:“吳總,如果你們民生公司願意在扶貧工作上出一份力,我們是求之不得啊。”
吳光良說:“這扶貧,無非就是缺錢給錢,缺醫送藥嘛。
民生公司在成立的時候,就致力於解決更多百姓的民生問題,這是魏總親自給我說的。
所以,我也想跟你去看看那些貧困百姓的生活現狀,為改善他們的生活盡一點綿薄之力。”
“給錢送藥?”李東生聽了吳光良的話,只能無奈地在心裡嘆了口氣。
也許在他跟過去看了真實的情況之後,就會明白這扶貧並不只是給錢送藥那樣簡單的事情了。
反正李東生的車裡連駕駛員都只有兩個人,所以吳光良自己並沒有開車,而是直接坐在李東生的後面。
低碳出行,人人有責嘛,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所有民生公司員工的行為準責。
在民生公司誠信平臺的監管下,那些鋪張浪費的行為很容易成為影響到他們誠信值的重要因素。
只要有人舉報,被舉報人無法對自己的浪費行為作出合理解釋的話,就可能根據浪費行為的嚴重程度,被扣除相應的誠信值。
當然,這種舉報機制,也是採用的間接實名制。
也就是舉報人在實名舉報的時候,系統自動會給他一個流水編號來代替舉報人的姓名,以保護舉報人的舉報行為。
這個流水編號也可以由舉報人自己修改成當天任何一個不重複的數字、字母和符號的組合,以方便舉報人在數量眾多的舉報公示資訊中找到自己的舉報內容,並檢視對應的處理結果。
雖然公示中舉報人的資訊被其它符號所代替,但是,在平臺後臺中仍然有一個關聯資料庫記錄了某一個舉報資訊的真實舉報人資訊。
而這個真實舉報人資訊,只能在被舉報人證明自己並沒有作出舉報中所列舉的行為,舉報人的舉報內容不實的時候,由具備特殊許可權的人來找到舉報人,以防止不負責任胡亂舉報他人的行為。
如果舉報人所舉報的內容屬實,被舉報人按照民生公司的相當規定被扣除一定的誠信值之後,被扣除誠信值的一半會計入舉報人的誠信值作為獎勵。
如果舉報人所舉報的內容不屬實的話,誣告人也會被扣除一定的誠信值,被扣除誠信值的一半又會計入被誣告人的誠信值作為補償。
在這種可以相互制約的機制下,民生公司的所有正式員工都會自覺地遵守公司按照大家都認同的道德底線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使得民生公司的內部很少出現那些惡意干擾別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員工們的言行舉止,用很短的時間在民生公司覆蓋到的區域內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社會生態。
李東生所結對幫扶的貧困戶一共有六戶,所居住的地方距離縣城只有三十多公里。
還好,在選擇幫扶物件的時候,相關部門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大家的工作量,儘量把某一個人的幫扶物件圈定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基本上都在一個村裡。
雖然這些貧困戶也可能分佈在這個村的多個小組裡,但畢竟還是在一個村,距離最遠也不過幾里路。
這樣的安排,也讓像李東生這樣的政府工作人員,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幫扶、走訪上,而不是浪費在多個地點之間的往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