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二樓的住戶來說,基本上就對電梯沒有什麼需求。
哪怕就是電梯的安裝、執行、維護完全不用一、二樓出錢,可一旦電梯安裝完之後,樓上的房屋就變成了優勢樓層,不論是租金還是銷售價格都要比一、二樓高。
於是,一些人就以安裝電梯會擋住客廳光線、電梯執行會產生噪音影響自己的生活為理由,不同意甚至是不允許樓上的住戶安裝電梯。
說白了,這完全就是因為電梯修好之後,自己的樓層優勢會消失,本來一、二樓的房屋數量是有限的,但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所有的房屋都擁有了比自己樓層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哪怕安裝電梯不用自己出錢,但看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總覺得自己吃了虧,這完全就是一種自私的心態在作祟。
實際上,低層樓房的缺點還是很多的。
環境噪音大,地面潮溼,物品容易發黴,尤其是南方的夏天,大雨將至的時候,甚至可以在地面上看到明顯的水珠。
而且,低層房屋的光線本來就較暗,如果再加上週圍的樹木生長茂盛一點的話,甚至白天看書都要開燈。
低層房屋還容易被盜,蚊蟲也比樓層高的要多得多,夏天不堪其擾。
在這些老舊樓房裡,下水管道的設計也不是很完善,所以廁所和下水管道也容易堵塞,嚴重地影響到了低層住戶的居住環境。
可不管怎麼說,低層的房屋雖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對於年齡越來越大的人來說,出行方便仍然是整座樓房裡最大的優勢。
看著樓上的老人每天爬樓梯爬得氣喘吁吁的,低層房屋的這些缺點彷彿就完全不存在似的,一股優越感油然而生。
幸福是需要比較的,如果樓上的住戶把電梯一裝起來,自己以前的那種優越感瞬間就沒有了。
高層房屋的一切不方便都因為安裝了電梯迎刃而解,剩下的幾乎都是優點,視野開闊,室內乾燥,空氣質量較好,環境噪音小,採光充足蚊蟲少。
這樣再一比較的話,低層的缺點卻完全地突顯了出來,完全就成了整座樓房之中最沒有優勢的房屋,心裡自然就不平衡了。
於是,就找出這樣那樣的“合理”理由,給樓上的住戶安裝電梯的事處處設定障礙,或阻擾別人的正常施工。
甚至還用道德綁架,把自己定位成正當權益受到侵害的弱勢群體,用輿論的力量來指責樓上的住戶沒有照顧到他們的利益。
一句“沒有補償,誰同意?”,暴露出了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反正我也享受不到電梯的好處,就算是同意,找個理由要點補償好像也是應該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高層的住戶是心中憋著一口氣沒有地方發,管理部門又以“和諧”為辦事準繩,絕不越紅線一步。
反正就是一個態度,你們自己的事情,還得由你們自己去協商處理。
你們不是說我們管得太多了嗎,那我們現在把這個問題全部交給你們自己去處理,你們應該滿意了吧? 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