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北方的邊界之後,“卸甲營”的存在已經足以震懾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
在絕對武力的差距下,相信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平安城的規矩就會傳入北方更加寬廣的草原,從而成為那些遊牧民族最嚮往的庇佑所。
消除了北方的威脅之後,李嚴再次把目光看向了南方的雁門關。
由於雁門關的存在,嚴重地阻礙了平安城與魏國民眾的日常交流。
如果那些普通的百姓連關門都出不了,還談什麼聚集人力的方針政策,那根本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所以,那雁門關的問題是必須要想辦法解決的。
在電腦上開啟光良測繪公司工作人員近期收集的高畫質數字地圖,以正在建設的平安城為中心畫了一個圓。
看到那個圓半徑的長度之後,李嚴笑了。
這雁門關所在的整段山脈都已經被這個圓所覆蓋了,最遠的地方甚至已經把定襄縣的大部分割槽域都囊括了進去。
在平安城的控制範圍之內,任何勢力都不能夠擅起刀兵,這是魏民生建城之初就明確了的。
既然這平安城方圓兩百里的範圍都在華夏國的控制之下,所以,這雁門關也失去了防範鮮卑人入侵的意義。
李嚴把那個給拓跋力微部落宣佈領地的通譯通知了過來,交待了一些事情之後,讓他先回雁門關通傳一下。
然後,就帶著十名華夏自衛隊的成員再次來到了雁門關之外。
巍巍青山依舊,如果是魏民生的話,可能還會想一想要如何保護好這座聞名天下的雄關。
可對於李嚴來說,這所謂的雄關無非就是一些石頭砌起來的土城而已。
就算是同樣用石頭作為材料,華夏國的那些有文化並且掌握了新式工具的勞動者們,修建起來的堤壩看起來也要比這所謂的雄關要賞心悅目得多。
再加上已經擁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這座雄關的意義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可是,由於這座關隘之中建築較多,關卡重重,地形複雜,如果不妥善處理的話,很有可能成為流寇的棲身之地。
如果守關的是那些魏國的將士,他完全可以用武力威脅魏王將他的將士撤出雁門關。
可如果雁門關落到那些流寇手中的話,就只有用武力進行清剿一途。
而在複雜地形下的巷道戰中,熱武器的優勢幾乎完全受到了限制,要想不傷分毫地拿下來的話,非常的困難。
李嚴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用火箭筒開道,直接轟掉了雁門關最外面的一道關門。
然後強勢地要求魏國的駐軍立即撤出雁門關,如果第二天還沒有撤走的話,將使用更為猛烈的武器對雁門關進行強行摧毀。
通譯的傳話,以及他這段時間裡的所見所聞,尤其是那場二十人對兩千人馬的百里追殺,讓這些魏國的守關將士根本興不起半點抵抗的心思。
開玩笑,那些華夏國的人不但可以飛翔在那八牛弩都無法企及的天空之上,其它的刀箭就更加無能為力了。
再加上那轟碎關門時的恐怖武器,這雁門關上的所有將士都只有捱打的份兒,哪有半點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