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趕往密林深處的麻雀們,失去了雲夢澤種植區這個最大的覓食場之後,其繁殖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控制,使得雲夢澤周邊的生態系統再次得到平衡。
而那些被清理掉皮毛、內臟和腳爪的麻雀,被魏民生送到了吐瓦魯特區,成為了吐瓦魯特區的一道美食,奉獻出了它們最後的雀生價值。
低矮濃密的灌木被清除後,國資部在那些高大的樹幹上安裝了大量的木製鳥巢,準備用家燕這種主要以蚊蟲為食的益鳥,來代替這片區域中麻雀曾經的地位。
同時,華夏城還頒佈了嚴格的法令,對一些指定的益鳥進行保護。
相對於現實世界來說,華夏城的保護措施並不是一味地對這些益鳥進行保護,他們更加註重生態的整體平衡。
當控制範圍內某一保護生物超過了正常的限度,並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的時候,國資部就會發布一些臨時任務,對這些被保護的生物進行可以控制的捕殺行動,直至影響的消除。
雖然麻雀的主食是各種穀物,但它們在繁殖期仍然會捕食大量的害蟲。
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們也可能對這些害蟲的抑制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但相對於它們對作物種子造成的影響來說,這點作用就可有可無了。
有巢並不一定有鳥,就算那些木製的鳥巢能夠吸引到一部分家燕,但它們這個群體的繁殖壯大也需要時間來積累,而且還要進行一些人工的干預,防止有害鳥類的入侵。
所以,在這個空檔期間,還必須要有另外的抑制蟲害的手段。
在種下的作物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資部就安排人員在種植區不同的區域設定了雞仔的養護所。
養護所主要是由活動房構成,基本的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幾乎就是一個微型的養殖場。
國資部以極低的租金將這些養護所承包給了華夏國的正式成員,當然,這些正式成員的個人賬戶裡擁有足夠的保證金,才有資格來承包這些養護所。
養雞場也開始向承包了養護所的民眾提供一定數量免費的雞仔,同時向這些特定的民眾提供一些養殖疾病的防治服務。
國資部對這些養護所的要求是,每個養護所負責養殖雞的數量,不能低於一百隻,也沒有規定它們的養殖時間,大小都算。
國資部會不定期的釋出任務,對這些養護所內雞的數量進行抽查。
養護所裡的雞隻能敞養,而且,人工餵食的數量也被嚴格進行了控制。
因為,國資部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這些敞養的跑山雞,使用完全生態的方式來控制田間地頭的害蟲數量。
小雞仔完全不會對這些已經長大的作物造成影響,而它們長大之後,作物的生長也在繼續,以達到良好的生態環境。
而在雲夢澤東部的水網之中,每到夜間,那些安裝在圓島周圍的夜燈就會開啟。
大量趨光的蚊蟲、飛蛾分不清水裡倒映的燈光與岸上的有什麼不同,紛紛撲向水面,結果只能葬身魚腹,成為華夏國水產養殖場裡魚兒們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