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公司幾乎是純投入地來做這些有益於環境的事,當地ZF也樂享其成,全縣所有養殖場周圍的環境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環保部門甚至透過ZF相關部門,與民生公司進行溝通,準備把各鄉鎮駐地附近的河溝水渠也清理一番。
當然,這樣的事ZF也不好意思說讓民生公司白乾,還是象徵性地開出了兩百萬的清理經費。
民生公司只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在汙水處理廠旁邊劃出了一大塊地方,作為處理這些廢棄物的臨時堆料場。
因為汙水處理廠現有的那片空地已經無法滿足堆放廢棄物的需要,每天僅僅是各地養殖場送來的養殖廢棄物就是上百噸。
當地ZF相關部門官員在現場考察過汙水處理廠內堆放的養殖廢棄物現狀後,非常理解民生公司提出這個要求的合理性。
加上汙水處理廠本身就有些偏僻,開發商也不願意在汙水處理廠旁邊開發,周圍早就被ZF徵收的空地還很多,那些空地幾乎無人問津,所以非常乾脆地劃撥了一大片空地無償地給民生公司使用。
而對於民生公司來說,一天收購上百噸經過脫水的養殖廢棄物,每天的支出僅一萬元左右,甚至還頂不上任何一個民生食堂一半的收入。
如果不是這些廢棄物可以在華夏山莊生產出能夠改善土壤肥力的有機肥,別說清理所有鄉鎮駐地的河道,就是收購養殖廢棄物需要付出的資金都遠比ZF的那兩百萬元撥款多得多,這還是沒有計算後續處理過程中需要的投入。
對於這個沒有受到過重工業汙染的西部小城來說,那些河道中淤積的汙染物也主要是生活汙水,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讓當地ZF再給予一定的支援,一些人和社會資本就會主動投入到各鄉鎮的河道清淤工程之中去。
各鄉鎮ZF部門也隨著河道清淤工程的開展,同步投入了一定的人、財、物,對沿河的下水道、廁所進行了整頓,因地制宜地加裝了管道,將這些生活汙水匯入就近的化糞池進行處理。
在集中清理安裝管道之後,同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隨意將汙水、糞便不透過處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的行為進行處罰。
在清理歷史問題、解決當前問題、預防將來問題三管齊下的推動下,全縣各鄉鎮駐地周圍受到影響最大的河道變得乾淨了起來,那些以前隨處可見的黑色淤泥再也找不到蹤影。
河道中流淌的再也不是烏黑的髒水,兩岸再也沒有了燻人的臭氣。
在相關部門和從業人員的努力下,全縣的養殖廢棄物、化糞池殘渣和河道淤泥被簡單脫水後,於夜間送到了汙水處理廠旁邊的堆料場裡。
民生公司指定的收購時間是在夜間十二點之後,理由是避免白天車流量大的時候影響沿途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