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8章 新貌 (2 / 2)

國資部雖然已經對資訊登記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裝置進行了擴容,但對於幾十萬從來沒有相關經驗又不識字的原住民來說,要搞清楚自己的姓名用什麼字都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情,更別說什麼自己的出生日期了。

魏民生甚至還專門設計了一個萬年曆查詢軟體,以幫助那些只知道自己生庚八字的人確定華夏國的日期系統。

雖然登記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由於火燒雲夢澤那個神蹟的震懾,還沒有出現有人敢挑戰華夏國規則的情況。

除去那些努力在江陵城學習華夏國知識的青少年之外,大量的廉價人力資源,把整個雲夢澤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建設工地。

為了解決新城建設中的鋼筋水泥來源問題,現實世界中的民生公司收購了一家小型水泥廠,並採購了大量的鋼材“出口”到吐瓦魯。

當然,這個出口渠道只是一個幌子,但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任何不對的地方。

因為買主是吐瓦魯紐拉基塔島上的托馬尼,採購這些東西的目的是給小島修建防海堤。

這堤壩大部分是在水面之下的,而且規模有點大,所以鋼筋水泥用量大一點是很正常的事。

民生公司出口的這些鋼筋水泥在享受了出口退稅政策之後,成本價也少了很多。

而且,透過民生公司租賃的貨輪,將這些鋼筋水泥運到公海後,船員們就被安排到附近的地方休息,第二天再去把船開回港口。

在這期間,所有的物資都被轉移到了異世界的江陵城內,而給那些船員的解釋是,這些物資已經透過其他船隻轉運走了,所以,運費也少了很多。

在充足物資和人力資源保障的情況下,雲夢新城的地下部分已經完成。

雖然是第一次修建這樣的建築,由於經驗不足走了一些彎路,但同時也培養出了大量的專業建築人材。

當然這專業不能跟現實世界相提並論,但這些掌握了某一方面技能的人材,會像種子一樣,把他們獲得的經驗傳播給那些共同工作的人。

為了滿足新城的建設需求,魏民生透過民生公司採購了兩套鋼結構房屋生產線,一套用於在現實世界中熟悉生產流程,一套放在異世界中搞“科研”。

一些技術含量低的部件就自己生產,自己暫時生產不出來的就購買成品或者到其他企業定製。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生產基地,終於在異世界中建了起來。

沒有購買土地的費用,也不用各級管理部門的層層審批,更沒有高額的與生產效率不相符合的工資支出。

所以,同樣的生產線,建設執行成本比在現實世界中少了一大半。

按照魏民生的設計計算,這個新城的每一個區域可以修建至少三千六百套住房,可以供一萬多人居住。

整個新城八個區域全部完工後,一共可以提供十萬人以上的居住能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