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生又指了指那些用牛皮蒙起來的艨艟,說:“這牛皮估計也只能防得了飛矢而已,就連普通的投石車都足以對它造成傷害,更不用說我們的石炮了。”
“這艨艟主要是速度和數量上的優勢而已,一般的投石車可並不容易打中這樣的快速移動目標。
這種戰船對付其它船隻還行,但遇到我們這鐵船的話,就算它能夠躲過密集的石彈攻擊,那硬木製作的撞角也無法對我們的鐵船造成傷害。
更不用說船上的那些高壓水炮,完全有能力在它靠近時將它們全部擊沉。
雖然他們的船隻看起來陣勢不錯,但木船畢竟是木船,就連那最大的樓船也經不起這我們這鐵船的全速一撞,何況那些小船。”
在魏民生和李嚴談話之間,吳軍水寨中快速地衝出三艘艨艟,向魏民生的座船駛來。
李嚴透過對講機安排了一下,船側的一座高爾夫石炮快速地發射了一輪石彈。
隨著炮身的緩慢旋轉,二十枚石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狠狠地砸在那三艘艨艟前方的水面上,濺起二十道高高的水柱,就像一道水牆一樣。
那最前面一艘艨艟上的一名將官看著這一幕,眼睛瞪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慌忙抬手製止了艨艟的繼續前進,。
作為一名參加過很多次水戰的將官來說,他深知到對方露這一手的難度。
霹靂車也不是沒有見過,但那東西的發射速度慢,石塊滯空時間長。
這樣的攻擊特點用來對付固定的目標還可以,但要想打中可以在這流水中來去自如的艨艟快船,幾乎就只有靠運氣。
火船之計在赤壁之戰後都已經被用濫了,大家也已經有了對付的經驗。
所以,在一般的江河水戰之中,更多的還是靠船隻本身的衝撞力和跳幫作戰的方式,很少有把霹靂車這種大型攻城武器裝到船上的,因為這種笨重的武器還沒有弩機的準確度高。
但自己剛才看到的那一幕,已經完全顛覆了他對霹靂車的認知。
那些突然出現的石塊雖然看起來比霹靂車發出來的要小一些,但它們在空中的速度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二十多丈的距離,簡直就是瞬息即至,自己還沒有作出該向哪個方向避讓的準備,石彈就已經入水。
更可怕的是,這些石彈分明就是從那最大的一艘船邊上一排造型奇特的東西中的一個所發射出來的。
很明顯,從那一排整齊的水柱和石彈飛行的方向來看,對方只是在警告自己而已,否則的話,只需要再向上拋一點,這一輪石彈就足以對這三艘艨艟造成巨大的損傷。
他根本不敢想像,那一排十個相同的東西如果都具有這樣的威力,有什麼船能夠衝得過它的防線。
就在他一楞之間,李嚴已經帶著部下楊興幫從大船上下到了一個水上平臺之中,李嚴和楊興幫站在駕駛倉兩邊,用手拉住駕駛倉周圍的防護鋼條穩住身形,然後指揮著平臺直接向水寨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