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感覺在華夏山莊還不是很明顯,但一旦要離開山莊到其他地方去的時候,這種缺乏歸屬的感覺就越強烈。
吳光良的話讓魏民生感到有些汗顏,自己在利用現代技術來完善這個小社會的執行規則是正確的,但這些規則只能夠對依附華夏國生活的人起作用。
華夏國早遲是要走出去的,在與外面的原住民打交道的時候,還是必須要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才行。
所以,魏民生當著吳光良的面在任務平臺上釋出了一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的任務。
可這華夏國目前的大部分正式成員以前都是普通百姓,哪裡能夠提得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就連李嚴等原秭歸官員,也只是提出了把華夏兩個字繡在皂色旗上的建議。
魏民生和吳光良看到平臺上面反饋的建議,終於決定放棄讓他們來設計國旗、國徽的想法。
魏民生對吳光良說:“你看我們這華夏國的國旗、國徽用什麼樣式的好呢?”
吳光良說:“我們歷來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不如用龍旗如何,紅色的旗面上繡一條五爪金龍,絕對有氣勢。”
“這五爪金龍看起來雖然有氣勢,但這只是我們華夏一族崇拜的圖騰而已,無法體現出包容天下的氣度。”
“包容天下?”
“對,因為這面旗幟肯定要插到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中原以外其他地方的原住民崇拜的圖騰肯定不一樣。
如果我們強勢讓他們改變自己的信仰,轉而信仰這金龍的話,可能會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改變起來很難,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兩代人的時間才能夠產生效果,所以,我覺得不能夠使用這種具有明顯崇拜意義的圖騰來作為我們的國旗。
這個國旗、國徽最好能夠有包容性,不會與其他的信仰產生衝突。”
“你這個要求可就有點高了,不會與其他信仰產生衝突的只有太陽和月亮,因為這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信仰,難道要設計一個太陽旗、月亮旗,或者日月旗?”
“日月旗?”魏民生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說:“乾脆我們把世界地圖作為國旗的圖案,因為它包容了我們身處的世界。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國旗上面找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讓大家都有強烈的歸屬感。
至於國徽嘛,你看就用地球的那張藍色的照片如何,圓圓的,而且那圖案夠複雜,別人很難仿製,同時也代表了我們華夏國的終極目標——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