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於是,平臺上的那條引水濟田的問題被撤了下來,最終由小寶將問題上報到魏民生那裡。
雖然這次的討論沒有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至少,大家今後在開墾水田的時候,要把是否有足夠水源和方便灌溉等因素都要考慮進去,免得再次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幸的是,魏民生還擁有那神奇的共享空間。
在瞭解到這個水田缺水的問題之後,與身在夷陵的李嚴一起,利用共享空間,在夜色的掩護下,從水位已經嚴重下降的長江之中偷偷地轉移了不少的江水過來。
一夜之間,五百畝水田都被灌滿了水,讓一些不知情的人驚訝萬分,這可是至少十萬噸水啊,就是眨一下眼睛抽一噸水,也不是那麼輕鬆的吧。
可那水田裡的水一夜之間就被灌滿卻是實實在在的事,甚至一些正式成員還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這就讓那些不知情的人覺得,華夏國又多了些神秘的光環。
雖然這用水的問題是暫時的解決了,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個問題的出現,也讓魏民生把華夏山莊所在的這個山谷作為華夏國糧食種植基地的願望化成了泡影。
由於水源的限制,即使不出現嚴重的旱情,如果沒有自己的特殊能力,五百畝水田已經是水稻種植的極限。
再多的話,付出和產出就會失衡,有點得不償失了。
看樣子,向夷陵、荊州方向發展的計劃要提前開展了,這山谷之中的新開墾土地,還是種植小麥、玉米、紅薯、土豆之類的耐旱作物吧。
為了保證今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魏民生只有順著泉水的來源,在高於這個山谷的地方,找了一個合適的山谷。
在平臺上新發布了任務,在挖掘機和自卸車的幫助下,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這山谷唯一的出口用土石堵上,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小型水庫。
山谷最狹窄和最低的地方,利用周圍開採出來的石頭,做了一個寬十米、高十二米的拱壩,拱壩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縫隙全部用高標號的水泥填充。
整個拱壩的厚度達十米,壩頂完全可以輕鬆地並行透過兩輛自卸車。
在拱壩的底下,做了一道長寬各兩米的水閘,這道水閘既可以用電開啟和關閉,也可以利用一臺報廢麵包車的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控制。
為了增加其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利用一些齒輪和搖臂,在變速箱的介入下,還可以使用人力來進行開啟和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