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張超等人來到了指定的地方,那個原來修路時的採石場也是張超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他們也曾經在那裡幹過一段時間。
但再次來到這裡,卻發現那片碎石地已經被一道圍牆圍了起來,只留下了一道鐵門。
圍牆上面還拉起了鐵線網,從那一閃一閃的紅燈可以看出,那是嚴禁觸碰的地方。
因為從一來到這華夏國,就被告知了幾種危險標識。
在那幾種能夠對人造成生命危險的標識裡,這有規律不斷閃爍的紅燈是最高等級的危險警示。
這個警示代表的意思是觸之即亡,尤其是在那鐵絲網下面經常出現的小動物屍體,無時無刻不是在向大家證明著它們的可怕,讓人望而生畏。
鐵門裡面離圍牆不遠的地方有一排鐵房子,靠近鐵門的一個鐵房子是用於登記上傳垃圾分類相關資訊的辦公室,其它的鐵房子裡面裝的都是用於垃圾分類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工具。
張超一行三百人在辦公室用身份號碼進行登記後,每人分別領到了自己工作時需要用的的工具,手套、口罩、一個小鐵勾和一輛斗車。
確定了工具領齊全後,他們就被帶到了那個小山一樣的垃圾堆旁邊。
一個華夏國的正式成員逐一向大家介紹垃圾堆周圍的那些分類堆放點門口的垃圾樣品,以及該垃圾每斤對應的報酬。
當然,對於這些文化知識水平幾乎為零的流民們來說,根本無法區分另一個世界裡那些垃圾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
尤其是那些不同的塑膠材質,能夠在簡單的介紹下分辨出來這是塑膠製品就已經不錯了。
對於送到這裡的垃圾來說,那些大件的塑膠製品、紙板、玻璃瓶等價值較高的物品,實際上已經是被拾荒者清理了一遍的,剩下的都只是連他們都看不上眼的了。
所以,對於這些垃圾的初級分類工作內容,目前魏民生只確定了蔬菜果皮類食物垃圾、紙張、紡織纖維、木材、瓷片、玻璃、塑膠、橡膠、金屬和固體建築廢棄物十種。
這十種垃圾中,固體建築廢棄物收集起來最方便,在有合適的運輸工具情況下,一個勞動力一天收集運送到指定地點的此類廢棄物可以輕易地達到上千斤。
雖然建築廢棄物的報酬價格是最低的,兩百斤這類垃圾才有一元華夏幣的報酬,但一個勞動力至少也可以獲得五元華夏幣以上的收入。
這些固體建築廢棄物最終會被用於路基填埋,以及作為碼頭工地上岸邊堡坎內的填充物。
而塑膠類垃圾由於重量輕,可回收再利用率高,所以一百斤塑膠垃圾可以得到十元華夏幣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