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100KW的燃氣發電機在魏民生沒有搞清楚它作用的情況下,已經轉交給發電場統一調配使用了。
還好這個作坊在修建的時候,考慮到裡面的一些裝置可能需要消耗很大的電力資源,所以就安排在發電場附近。
電路是按照劉夢玲她們找專業人士的設計方案上面的要求來鋪設的,併為這個作坊專門安裝了一臺變壓器。
這樣的小型中頻熔煉爐一共購買了兩臺,功率都是35KW的,最高設計溫度是1800攝氏度,足以熔化一般的鋼鐵材料。
每臺熔煉爐的最大熔鍊質量可以達到30公斤,但對於鋼鐵這類熔點較高的金屬來說,一次最多隻能處理10公斤。
這樣的處理能力應對那些普通的工具製造已經是綽綽有餘的了。
魏民生透過對講機通知發電場單獨保障這個作坊的用電需求後,按照中頻爐的使用說明要求,連線了熔煉爐體以及水電路。
合上作坊總電源閘刀,將熔煉爐的功率調至最小後,開啟熔煉爐的電源開關。
然後讓人取了幾塊切割圓形鋼板時剩下的邊角料過來,用鐵鉗放進了熔煉爐的坩堝內。
由於這次是試執行,而且目的也只是打造一把刀具而已,所以只放入了一斤多的邊角餘料。
隨著功率的加大,坩堝內的材料表面冒起了淡淡的青煙。
魏民生一邊看著說明書,一邊操作著熔煉爐,動作雖然有些生疏,卻也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把坩堝內的那些邊角餘料化成了鐵水。
旁邊的鄭元看得目瞪口呆,這是什麼情況?
為什麼一點火焰都沒有看到,那些堅硬的材料就在眼皮子底下化成了一灘鐵水。
魏民生搖動手柄,控制著坩堝將裡面的鐵水傾倒在做好的模具中,冷卻後就形成了一個圓柱體。
看到那已經成形還帶著高溫的圓柱體,正在發呆的鄭元彷彿瞬間活了過來,本能似地進入了以前打鐵時的狀態。
左手取過旁邊的鐵鉗,把那圓柱體夾到鐵砧子上,右手抓起旁邊的鐵錘就揮舞了起來。
隨著“鐺、鐺”的聲音,那根圓柱體就像活過來了一樣在鐵錘的敲打下不斷地變幻著形狀。
可是,那材料從模具中取出來的時候溫度已經下降了很多,所以十幾錘子下去之後,就需要再次進行加熱才能夠繼續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