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和生活是並不一樣的,生存只是保證能夠活著而已,而生活是在生存的基礎上過得更輕鬆。
他心目中的民富,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富有,還包括精神上的富有。”
“精神上的富有?”
“對,按照總統閣下說的,如果一個人每天的生活有意義、有目標、有激情,而且他所做的事,能夠體現出他存在的價值,整個社會都可以因為他的付出而受益,那麼他的精神上就是富有的。
如果一個人每天的生活中對一切都變得漠然,做什麼事都是隨波逐流,不再追求生活質量,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不想再承受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在嚴重的時候,這種絕望的想法導致的行為,還會對無關的他人構成威脅,不再善待他人,甚至危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這樣的人,他的精神上就是空虛的。”
“有意義……有目標……存在的價值……”
劉掌櫃喃喃地回味著這些以前從來就沒有考慮過的事情,心裡感慨萬分,原來,自己上半輩子真的是白過了啊!
那辦事員繼續說到:“精神上的富有,必須要有物質上的富有來進行支撐。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為吃穿發愁、為瑣事纏身、為生存奔波,那麼他就沒有時間和心思去充實自己的精神財富。
因此,物質財富是精神財富的基礎。
按照總統閣下的標準,只有一個國家的所有人都不為吃穿發愁、不為瑣事費神,不為生存奔波,同時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意義、有目標、有激情,大家用積極的心態和實際的行動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才能夠被稱為民富。
而窮與困也是有差異的,至少窮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選擇未來的生活,但困就相當於生存而已了,根本就沒有自己選擇未來的權力。
所以,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說,我們華夏國目前連總統閣下說的那個最差的民窮國弱的標準都沒有達到。”
“可是,我聽少爺說過,你們華夏國的正式成員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各種工作崗位了,應該達到總統閣下‘民窮’的標準了吧?”
“可總統閣下口中的民,並不僅僅指正式成員,而是指一個國家管轄範圍內的所有人。
所以,只要我們還能夠經常看得到餓死的、凍死的,或者是因為對未來絕望自盡或者危害社會的,都說明我們的國家還沒有脫離‘窮’這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