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就像一個永遠不知飽為何物的巨獸,大把大把比種地好的多的崗位都缺人,就算是要種地也是種華夏國的土地。
至少從收入上來看,個人是開不起華夏國種地的崗位工資的。
……
魏民生看著臺下陷入沉思的眾人,對著話筒咳嗽了一聲,說:“既然因為大家有限的生命,導致大家無法擁有土地的所有權,但實際上大家還是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擁有土地的使用權。”
“土地的使用權?”
“對,糧食的耕種越到後面,對土地的投入就越多;對土地的投入越多,糧食的產量就會越高。
為了讓大家有對土地進行持續投入的動力,所以我們可以讓願意從事耕種的人在一定的時間內擁有對某個範圍土地的耕種使用權。”
“只有耕種的權力嗎?”
“對,因為只有耕種不會對這些屬於所有成員的土地造成損害,使用權並不包括該地塊可能存在的礦石開採和其它固定建築物的修建。”
“難道修建房屋也不行嗎?”
“鋼結構的活動房是可以的,因為它並不會改變土地的長久用途,而且,萬一因為大家的利益需要徵用這塊土地,我們只需要把活動房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就可以了,並不會影響使用人的利益。
但如果在這塊土地上修建了固定的房屋,使用人又在這房屋之內投入了大量的財物,那麼在拆遷過程中就無法保障使用人的利益,而且房屋拆遷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影響土地今後的使用。”
“可是我們華夏國現在有太多可以開發的土地,為什麼非要拆遷這些房屋呢?”
“目前由於建設部的班子沒有完全搭建起來,而且以你們現有的能力還無法從總體規劃來確定未來用地的範圍。
比如今後我們需要開採的礦藏就在這些房屋所在的地方,要開採這些礦藏肯定會對地面上的房屋造成影響,所以這也是一種變相保護大傢俬人財產的方式。
又比如說,今後我們需要修建一個飛機場,附近只有這個地方的地勢符合飛機場的修建條件,為了維護大家的利益也只能把這些地方清空。
當然,隨著建設部總體規劃能力的提升,在進行城市的建設時,可以權衡利弊後劃出一些建設用地來,這些建設用地到時候就可以專門用於修建房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