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生倒是想得很清楚,目前自己這華夏山莊由於人口基數太小,而且從年齡結構來看,也是老弱居多。
由於華夏山莊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那些原本家庭負擔較重無法進私塾學習的適齡少年,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所以與其他人相比更加努力。
而且這些家庭在山莊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自己的產業,能夠更容易地接受華夏山莊關於正式成員不能在山莊之外擁有固定資產的要求。
那些家境勉強好一些的,繼承祖業的觀念就更重一些,所以雖然已經透過了華夏山莊的考核,但還在猶豫該不該放棄祖業,並沒有馬上成為華夏山莊的正式成員。
結果就造成了這些負擔嚴重的家庭成為華夏山莊正式成員的比例更高,一個透過考核的貧苦家庭少年,可能順帶著要解決三四個幾乎沒有什麼勞動力的老弱病殘人士。
雖然與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相比,華夏山莊裡能夠識文斷字的人數比例已經高得有些離譜,但與魏民生的需求來說,有知識的青壯年還是有些缺乏。
加之華夏山莊還沒有組建正式的武裝力量,日常的巡邏工作主要還是由原秭歸守軍中沒有透過考核的外圍成員來負責,要靠這點人來宣揚國威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三個國家派出的使者陣容來看,蜀國可能已經預設了自己的立國,雖然沒有明確的支援,但強烈反對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魏、吳兩國顯然還不知道華夏山莊的底細,甚至還有可能在開國大典上整些不和諧的事,所以必要的威懾是一定要有的。
但魏民生的一些底牌不方便在開國大典上展示出來,你拉一車汽油罐子從前面過一遍,那些國家的人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有多大的威力。
總不可能在廣場上放一場大火來給他們看吧,這廣場上可是有上萬的人馬,萬一引起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精銳士卒發生騷亂,傷到自己的人可就不太好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播放影像片斷,把那些宏大的冷兵器戰爭場面剪輯之後,在那巨型LED顯示屏上播放出來,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
而且在內容的剪輯上,可以有選擇性地讓大家誤會自己背後還站著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在威懾的同時,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山莊成員對自己的信心和凝聚力。
透過剪輯的影片播放時間總共有近五個小時,僅僅是選擇和剪輯這些影片就花去了魏民生好幾天的時間。
電影片斷從冷兵器開始,以《英雄》之類的冷兵器戰爭畫面為主,準備了兩個小時的內容,主要是以震撼恢弘的戰爭場面讓大家找到一個自己能夠理解得到的感覺,讓大家感受到在大型冷兵器戰爭中個人力量的渺小。
然後安排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讓大家隨意交流,對看到的這些東西發表一些看法。
山莊的人倒沒有什麼,接觸這種表現形式的東西時間較長,對這些神奇的東西已經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可以盡情地隨著鏡頭感受戰爭的力量。
而那些第一次接觸電影的三國使者和士卒,卻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解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是神蹟的東西帶給他們內心的震撼,最多能夠感受到人數的多少和戰爭細節的殘酷。
只有他們認同了這種表述的方式,誤認為他們看到的這些事情全部都是真的時候,後面的一些東西才有意義。
第二段選擇的是一些冷兵器和熱武器的過渡戰爭鏡頭,清末時期的一些題材還是有很大的選擇空間的,讓他們看一看所謂的無敵鐵騎是如何倒在火槍槍口之下的。
前面的冷兵器宣揚得越強大,冷熱兵器的對決就顯得越讓人不可思議,才能凸顯出熱武器的可怕威力。
要想讓他們接受熱武器這種看不見攻擊過程的傷害方式,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只有不斷地切換攻擊之前和之後的結果,甚至需要從天空俯視的方式來表達兩種戰爭方式的不同。
所以,冷熱兵器的對決影片,魏民生也剪輯了兩個小時的內容。
中途再休息半個小時之後,就以《偷襲珍珠港》來結束吧,慘烈的空戰和全新的戰爭方式應該可以讓他們掂量掂量,自己的國家有沒有與華夏山莊為敵的底氣。
如果這樣都無法震懾住魏、吳兩國的兵馬,說不得就需要打上一兩場小戰役,甚至直接動用空中力量摧毀他們的政治中心,只有把他們打疼了、打怕了,才有自己安心發展的時間。
基於這些考慮,魏民生決定把開國大典開始的時間定在了大年三十的晚飯之後。
這個時間的選擇上,山莊的很多人都提出了異議,但魏民生有他的計劃,對於擁有電燈的華夏山莊來說,這開國大典在晚上召開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只有在晚上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就動用了最高決定權,定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