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城對面的岸上,魏民生帶著李嚴和王武順,正根據衛星地圖上顯示的位置,簡單檢視了一下地形和江水的走向,用皮尺和石灰劃出了碼頭深溝的輪廓,並讓人在輪廓的四角打下了四根木樁,以作參照之用。
並讓王武順指揮那些雜役沿著石灰線挖出一道小溝,然後看了一下秭歸城的位置和風向,帶著李嚴來到了秭歸城的上風位置。
魏民生從現實世界裡的倉庫裡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氫氣球、吊籃和繩子等物品,將吊籃用繩子拴在岸邊的一棵大樹上。
然後取出一張躺椅,吹著輕柔的江風,對著李嚴說:“李嚴,你在吳國也待了很長的時間,那夷陵城內應該也有熟識的人吧?”
李嚴說:“主公,我在那夷陵城內到是有一些舊識,可自從加入山莊之後,有些關係反而不太好用。
畢竟我以前是鎮守秭歸的守將,如果是以秭歸守將的身份到夷陵的話,還需要找一些合適的理由。
但如果是以咱華夏國使者的身份去的話,與他們交往過密的話可能被視為奸細。
就算是有主公的威懾,那孫桓不敢拿我說事,但保不齊會找他們的麻煩。”
魏民生說:“那你說說,如果今後我們華夏國需要擴張的話,該採用什麼樣的策略?”
李嚴說:“主公,我們華夏國想要發展的話,必須把秭歸和夷陵都納入治下,三個地方互為犄角,中間的地盤才能夠較為穩定的發展。
如果只拿下秭歸,就會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兩地之間的可發展空間過小,還需要較多的防守力量,有點得不償失。
只拿下夷陵郡的話,對我們的發展更為不利,山莊的人口本來就少,根本無法保證山莊至夷陵近百里水路的安全,而且吳國必定不甘失去夷陵。
前有強敵,旁邊又有蜀國虎視眈眈,如果主公不使用那些力量的話,以我們山莊現有的力量實在難以保證沿途的安全。
所以,秭歸和夷陵都是必須拿下的,尤其是這秭歸城就在我們山莊的家門口,又是長江之上的咽喉之地,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前次我去那秭歸城裡,應該給他們留了下深刻的映象,至少是不敢輕易打我們山莊的主意,否則的話,這五天時間早就該有軍隊過來打探情況了。
而且,單元也一直留意著那邊的情況,除了四天前有一隊人馬出城順江逆水而去之外,再沒有任何動靜。
估計是由於我們的存在,他們也不敢貿然攻打夷陵,以防止我們漁翁得利,因此按兵不動。
但他們按兵不動長期佔據秭歸的話,就算是收取一定的租金,我們的發展也會受到一些限制,所以我建議最好是把秭歸收回來。
這秭歸城收回來之後,從其他地方吸納過來的人口可暫時安置在城裡,進行簡單的分流,避免山莊突然湧入過多的人口帶來的管理上的麻煩。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建立與夷陵郡的聯絡,絕對不能容忍旁邊的這顆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