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天山腳下來了條小錦鯉[七零]> 第39章 阿拉爾市 睡吧,有我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章 阿拉爾市 睡吧,有我呢 (5 / 6)

1970年還有這麼先進的灌溉系統?

祝餘問道:“是這些管道嗎?”

趙師長頗為自豪地點頭,語氣裡也不免還有些小小的遺憾:“是啊,可惜覆蓋範圍太小了,不過每年都可以再鋪設一些,總有一天會通鋪我設計的灌溉系統的。”

嶽三川看著這裡的管道佈置與傳統的大水漫灌截然不同,黑色的滴灌帶整齊地排列在土渠上,想必用不了多久,等這裡長出棉株以後,就恰好每個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細小的出水口滋潤這些棉株。

這樣的工程,花費一定不低。

而聽趙師長話裡話外的意思,他說[每年都可以再鋪設一些],看來種植棉花鋪設棉花遠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賺錢。

祝餘有些驚嘆,問道:“那您是根據什麼設計的?怎麼計算出水量呢?”

現在並沒有科學化的機械裝置,全靠人工人力的情況下想要實現滴灌是很困難的事情。

趙師長最自豪的就是這一點:“你這個問題問的很不錯,自然是透過土壤的濕度,不過你知道我在阿拉爾兵團呆了多久嗎?你知道我種了多少年的棉花嗎?”

祝餘搖搖頭。

“十年。”趙師長說道,“今年剛好是第十一個年頭啦。”

他看著面前自己設計的心血:“你看這個是控制閥,根據土壤的濕度我給控制閥一共設計了三個出水量,比如現在在棉花的播種環節,這個地方的出水量我就把它控制在每小時兩升水。”

嶽三川抿著嘴,臉色也越來越正式。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他還在糾結村民會不會‘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時候,像趙師長這樣的人卻已經做出了滴灌系統,每小時僅僅兩升水,而新疆自古以來最缺的就是水。

“比起來漫灌,可以節約60的水呢。”趙師長說著都藏不住喜悅。

嶽三川沉默不語。

祝餘卻發現了:“滴灌還有特別大的好處。”

“說說看?”趙師長已經看明白了,來這裡考察的這兩個人,說是兩個人,真正懂行的呀,還得是這個沒穿軍裝的小妮子。

這麼好的人才,不加入兵團實在是可惜啊。

祝餘說道:“滴灌省水是一回事兒,但是滴灌帶周圍的地面還能保持恰到好處的濕潤,大水漫灌如果不排出去的話,會在地上形成積水,對棉花根部很是不友好,但是滴灌就不一樣了,既不會形成積水,又能保證水分滲透到根系深處。”

祝餘說這話的時候,腦子裡都是自家營場去年才剛剛改造出來的排水渠,想著自己那邊還在手動挖排水渠解決大水漫灌之後的影響,這邊已經跑步進入科學農業時代用上了滴灌了。

作為一個農學生,她饞了,她是真的饞這個灌溉系統了。

在外面轉了兩圈之後,該看的都看完了,想看的還是種子形態沒長出來呢。

趙師長索性帶兩個人去了辦公室。

祝餘一進辦公室就被辦公室裡的陳列驚到了:“趙師長,您放這麼多棉花在辦公室裡啊?”

不僅有棉花,還有棉花類的相關書籍也陳設在書架上。

趙師長從其中挑出一束已經幹巴的棉花杆子遞給祝餘:“你看這個棉花,有什麼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