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兇手路邊停車,不小心撞倒了死者,怕死者報警,對死者進行二次輾軋,從而導致死者斃命。
第二,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車禍,可能是有什麼深仇大恨,兇手就是衝著死者來的,第一次撞倒死者之後,見死者沒有死透,又對死者進行到二次輾軋。
而趙東更加傾向於第一種猜測。
他詢問了死者的家屬,也就是哭成淚人的青年,死者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家庭農婦,丈夫在很多年前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他和兒子相依為命,為了給青年蓋房子娶媳婦,家裡還欠了三萬多塊錢的外債。
而且從走訪中得知,死者是一個很隨和的人,從來都沒有跟鄰居們發生嘴角,平常家裡沒事的時候,也會幫鄰居乾乾這忙忙那。
試問這麼一個老實巴結的婦女,怎麼會惹來殺身之禍呢?
事發現場拉起了警戒線,拿著相機的警察拍了不少照片。
這處環山路別說攝像頭了,連紅綠燈也沒有,案子一時之間陷入了僵局。
現場做了筆錄之後,接到通知的技術科同志趕來了。
技術科的同志,在事發現場周圍撒了不少白色化學藥劑
雖說瀝青路上蒸發的血跡,肉眼已經看不見了,但這並不代表沓不存在。不出幾分鐘的時間,車轍印出現,白色的化學藥劑變成了綠色,由此可以推斷,兇手是往北面逃竄的。
環山路往北,十幾分鐘的路程,有兩條路,一是去往北山的路,那裡有處農家小院,可供客人吃飯住宿垂釣等休閒娛樂專案,另外一條則是通往市區的路。
趙東吩咐手下,兵分兩路。
一隊人到了農家小院,只可惜這處農家小院因為經營不善,已經關門很久了,從門上佈滿的蜘蛛網,和門前長滿的的雜草就可以看出。這隊人又在農家小院四處轉了轉,並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車輛,而且道路直通農家小院的停車場,已經沒有路了。
農家小院的四周是一片樹林,兇手不可能駕車從這裡逃竄,所以,這隊警察的負責人給趙東打了電話:“馬隊,不是這裡。”
聽到這話的趙東,心裡難免有些失望。
不是從那條路逃的,那肯定就是去往市裡的這條路了。
附近的路口這麼多,想要鎖定嫌疑車輛難上加難。
趙東無計可施,只得讓人到處張貼尋找目擊證人的懸賞令來。
回到分局的趙東,把這事彙報給了紀樂。
此刻的紀樂可是一個頭兩個大,連續兩宗命案在自己管轄內發生,他面臨的壓力比誰都大。
從紀樂的辦公室出來,趙東點了一顆煙,往衛生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