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濟,你以後別在府上了,去跟著青童吧。哪怕是打打下手也好,將來能在朝堂上走多遠,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戲策擺了擺手,師徒一場,他能送給郭淮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郭淮何其聰明,立馬聽出了這話裡的弦外之音,也不矯情,當即拱手躬身,誠懇的道了聲:“學生謝過恩師!”
在王允、伏完等人相繼倒臺之後,如今的司隸地區,就只剩下呂布的心腹,以及一群依附於呂布的黨羽。
如今,天子自閉宮門,荒廢朝野。
所以這些人都開始琢磨起來,他們在想,呂布會不會在平叛之後稱制。
畢竟呂布不論是在民間,還是在軍營,都有著極高的威望,受將士、百姓擁戴。若是劉辯的新朝廷也被打垮,那麼這天下,將再也沒人具備資格,能和呂布扳扳手腕。
不少人蠢蠢欲動,甚至開始在暗中研究起帝號的事情。
試想,從龍之功,哪個不想當開國功勳?
要不是作為首席謀士的戲策概不見客,否則,他府上的門檻估計都能被這些官員踩爛。
戲策不發話,這些人探聽不到口風,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只得耐著性子,靜觀局勢變化。
呂篆從戲府出來,去了太學。
儘管如今的並、涼、關中等地陸續新建了不少書院,但要論首屈一指,還得是從洛陽遷至長安的太學學府,這也是士人學子們公認的學府第一。
來到太學院門口,讀書聲郎朗入耳。
呂篆抬腿邁進,一路走來,他聽著學子們的苦讀聲,彷彿想起了小時候,自個兒進學時的場景。
那個時候的自己,白天不僅要學很多東西,即使放了學,也還有許多做不完的功課。
他常常都得過了凌晨,方能入睡。
然後睡上兩個時辰,又得早起。
那幾年,也不知道是怎麼熬了過來。
再後來,旁人皆誇呂府的大公子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卻沒人知道他在暗地裡,吃了多少的苦。
好在這些苦頭沒有白吃,這麼多年過去,總算學有所成。
不過偶有閒暇時,呂篆也會望著湛藍的天空怔怔發呆。
他就想啊,倘若當初,他也和姐姐、弟弟一同習武,那他人生,是否又會有所不同?
時間不會往回走。
好在,他也從未後悔。
…………
…………
只有一章,大家早些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