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你若肯降,吾定會向朝廷保舉推薦。”呂布將目光投向張燕,許下承諾。
儘管如今呂布手下已是人才輩出,但人才這個東西,自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為好。
“呂布,你死了這條心吧!想讓我投降朝廷,除非你死!否則,我即便投奔袁紹、公孫瓚,也絕不會屈從與你。”
張燕揚鞭指向呂布當眾大聲怒罵,看他樣子,好似想將呂布生吞活剝了一般,語氣決絕無比。
呂布聞言輕皺眉梢,他記得自己此生與張燕並無交集,更沒有深仇大恨,那麼張燕為何會這般憎恨自己?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所以呂布便問他:“張燕,我與你到底有何恩怨,竟讓你這般恨我?”
這也難怪,這麼多年過去。
呂布手上染血無數,自然不可能記得每一個亡靈的姓名。
張燕低頭看向手中攥握的青麟槍,眼眸中流露出沉重的哀思。當他抬起頭望向呂布,眼中已經滿是恨意,大聲叱喝:“呂布,你可還記得十五年前,壑闋山上,你曾讓一眾山賊徹底覆滅!”
提到壑闋山,呂布倒是有些記憶。
當年他還是幷州的邊塞校尉,有一日上黨郡守發來急報,說是有一股來路不明的賊寇,將上黨圍困,請求當時的老將軍出兵救援。
老將軍張仲便派人喚來呂布,令他率狼騎營馳援。
呂布沒有二話,率領著狼騎營一路狂奔,猶如風馳電掣,輕鬆解了上黨之圍不說,並在當晚夜襲了壑闋山上的賊窩,將這夥子賊匪幾乎殺絕。
賊首褚閭擅使一杆長槍,頗具勇力,即使隻身與呂布相鬥,也能夠在他手上走上十合。
這份本事,已然不弱。
最後,褚閭免不了戰死的結局,壑闋山上的賊匪也是遭了大難,只有一個少年逃了出去。
現在想想,褚閭當時所使的長槍,好像還真是張燕手中的這杆。
至於呂布為何會記得這麼清楚,乃是因為剿匪之後的第二天,嚴家的四公子嚴信便邀請呂布入府做客。也是在那一日,呂布見到了令他怦然心動的女子,也是陪伴他兩世的愛人。
收回思緒,呂布望向張燕,根據校事署的情報,張燕原本不姓張,只是受蛾賊渠帥張牛角的大恩。後來在攻打癭陶時,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其為首領。
所以才改姓為張。
據說,張燕原本姓褚。
如此一來,一切便都說得通了。
儘管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呂布仍是問了一句:“你便是那夜逃走的少年?”
張燕回答得很是坦然。
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