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回上一聲,看著這位忠心可昭日月的漢室肱股,消失在濛濛大雨之中。
荀彧走後,劉辯又同徐廣吩咐:“你帶人去西城門支援章郜,還是那句話,西城門不容有失!”
正在督戰的徐廣只得退下陣來,點齊三千兵馬,拱手抱拳同天子信誓旦旦:“陛下儘可放心,西城門若有半點閃失,末將提頭來見!”
說罷,也往西城門方向去了。
西、北兩處城門俱已做出應對,如今就只剩下東城門了。
劉辯環顧四周的臣子一眼,遲遲沒有作聲。
“陛下,臣願為您死守東城門!”年過五旬的光祿大夫站了出來。
劉辯只看了他一眼,心中便搖頭否了。他很清楚,此人忠心有餘而才幹不足,除了口頭上誇誇其談,其他幾乎一無是處。
要真派他去了東城門,可能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城門就該易主讓人了。
“陛下,臣亦願往!”
見劉辯沒用首肯,又有其他官員站了出來。
嘴上說是去死守城門,與呂軍奮戰到底,但其實有不少人心中已經有了新的算盤,他們想趁此機會,偷偷開溜,或者是及早投降。
總之就是,不想留在這裡,白白為劉辯陪葬。
劉辯卻是搖頭,好言寬慰道:“諸位卿家不必擔憂,關於東城門朕已經有了人選,諸位卿家只管與朕守好此地,其他三處城門,大可不必憂心!”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那些懷有二心的官員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暫時先應承下來。畢竟之前建言投降的官員,已經通通被劉辯砍了腦袋。
這位年輕君王一旦心狠起來,也是冷血至極。
劉辯手下無將可派,所以方才他已經寫了書信,派人去交給巳蛇,讓他把安插在城內的所有眼睛全收回來,然後帶去增援東城門。
希望巳蛇可以不負朕望!
劉辯心中默默禱告,只要能夠渡過此劫,他情願折壽十年。
城樓上,漸漸有攀爬的呂軍將士冒出頭來。
滾石檑木用盡,守軍抄起手裡的長矛,不斷向下方刺捅,將一個個快要爬上城樓的敵軍給重重推下了高牆,摔得粉身碎骨。
守軍奮起頑抗,呂軍亦是不怕死的直往上爬。
不斷有士卒從城樓或是飛梯墜落,廝殺和呼吼混合著淅瀝瀝的大雨,聲音嘈雜,一刻也不曾消停。
這些影像落在呂布眼中,掀不起半分波瀾。
興許是這些年見得多了,連他都變得有些麻木。
可戰爭就是這樣,雙方交戰,就沒有不死人的道理。
唯有儘早完成統一,才能使生靈少受塗炭。
騎坐在赤菟背上的呂布目光深邃,等解決掉了東武陽,下一個目標,就是劉備所在,最後的徐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