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襯托起下巴,腦中將幾人比較起來。
按照個人實力來說,黃忠毋庸置疑是排在第一位。可按照統帥能力來講,徐榮和張遼皆要勝上黃忠許多。
可先鋒將一職,只是負責打打頭陣,管亥也未嘗不可。
幾經思慮之下,呂布有了答案,他很是鄭重的問向張遼:“文遠,你有信心嗎?”
這個答覆,基本上算是默許了張遼的請求。
張遼一聽,自是不會退縮,當即抱拳,回答得無比果斷:“願立軍令狀!”
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軍令狀就不必了,本將軍相信你。”
呂布沒有應允‘軍令狀’的要求,年輕人嘛,意氣風發是常有的事情,但軍令狀,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畢竟張遼是老爺子生前最喜愛的孫兒,老爺子在世時,又對呂布格外照顧,提攜有加。
這些恩情,呂布牢記心中。
所以即使無人提起,他也自當庇佑張家。
先鋒將的人選定下,呂布又點了許多隨行的屬官。
其中主要的文官謀士,包括有戲策,郭嘉,逢紀,司馬朗,徐庶,嚴簡等人。
至於陳宮,則是留守在了長安。
雖說眼下的長安城內風平浪靜,可誰又能保證,在這平靜的波濤之下,就沒有其他的暗流湧動?
多留一個心眼,總歸是有益無害。
別的呂布倒是不怕,就怕他在前方征戰正酣時,來個後院失火,救之不及。
陳宮對此無甚異議,他雖然也想隨軍出征,但穩固後方也同樣重要。
“主公儘管安心出征,有我在長安一日,便絕不會讓宵小之輩,破壞主公大計。”
陳宮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