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竊竊私語的眾人立馬分作了四列,面向成廉,站於左右兩旁,同時抱拳行禮道:“見過將軍大人。”
成廉點了點頭,見人員到齊,便開口說道:“廢話我也不想多說了,今天我部遭遇鮮卑突襲,損傷人數多達四百人。我已經令人將訊息傳回了雁門關。”
“叫你們前來,就是想問問你們,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是戰是退。”成廉直接道出了這次會議的核心問題。
回答成廉的是一陣死水般的沉默。
成廉脾氣急躁,在整個營中是人人皆知,否則也不會在關鍵時刻,幹出那叫陣單挑的魯莽事來。
沒人願意當出頭鳥,要是一不小心觸怒了成廉,隨時都可能被拉出去鞭打五十,這種事情的前車之鑑在軍中並不算少。
“你們他孃的倒是說話啊!”
成廉見眾人裝聾作啞,直接罵了起來,末了還戾氣十足的補上了一句,再不開腔,就挨個拖出去賞十鞭子。
成廉說得出,就絕對做得到。
重罰之下,終於有人站了出來。
“將軍,鮮卑人兇猛,又在人數上佔了優勢,軍中士氣低落,再加上將軍您負傷在身。我以為不如先退守崞縣,再做應敵之策。”
說話的這人叫做吳充,是軍中的行軍司馬之一,也是成廉的心腹。
成廉臉色越發陰沉,咬著牙一字一句的說道:“你的意思是要撤退?把馬邑拱手讓人?”
“是暫時撤退。”
吳充見成廉有發火的跡象,趕緊補充道:“將軍神武,卻在戰場上遭人暗算。我們讓出馬邑退守崞縣,一來可以麻痺鮮卑人,讓他們以為我們怕了,二來,我軍也好調整生息,整頓士氣。屆時,等將軍您傷勢一好,重整旗鼓,將軍您再帶頭衝鋒,定可一舉踏破鮮卑,收復失地!”
吳充故意將成廉戰敗說成遭人暗算,又不留痕跡的給成廉戴了幾頂高帽。
成廉果然聽得是連連點頭,腦中已經能夠想象出將來大破鮮卑的雄壯場面。
“吳司馬所言甚有道理,孫茛附議。”又一人站了出來,朝成廉抱拳說道。
“韓盛附議。”
“王恪附議。”
“邊伽附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