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凰歌安了心,先分出一部分人去控制三照寺,務必不能走漏了風聲,至於剩下的人,則是沿途把控,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待得囑咐完之後,她這才看向那些醒來後瑟瑟發抖的百姓,溫聲道:“諸位莫怕,本宮是皇上派來,調查真相的。”
那些人是吃藥的多了,腦子都有些遲鈍,趙凰歌一連解釋了好幾遍,才有人漸漸反應過來。
可待得意識到,趙凰歌不是騙子,是真的前來為他們討還公道的,頓時便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房中一瞬間悽風苦雨,趙凰歌耐心安撫之後,才聽得有人抽抽噎噎的開了口:“我家祖居永韶,世代都在此居住,乃是安安分分的百姓……”
於是從他們的嘴裡,趙凰歌聽到了一個與韶明王府截然相反的真相。
韶明王想要建立祠堂與陵墓,按理說來,與他們這些百姓們是無關的,可誰知道,風水先生測了之後,說他們的田地乃是最合適的地方。
這些百姓們原本家裡有田,日子富足,可如今官府要收了他們的田地,百姓們自然是不肯幹的。
原本胳膊擰不過大腿,知道韶明王府肯給他們在別處補了田地,也有人想著認命算了,誰知道卻發現,良田是假,不毛之地是真。
且這田地就在山中,他們來此之後,便被變相的控制了。
起初,還有人能對外傳出訊息來,到了後來時日一長,漸漸地再無人記得他們。
人的記憶總是最容易忘卻的,不過幾個月的功夫,周遭相鄰對他們的記憶,就變成了——命苦了點,被迫搬遷到山中的鄉親們。
那些原先還肯過來探望的人,因著一場山崩,看著倒塌封住的路,便起了害怕的心思,連來探望都不肯了。
“然後,我們便什麼都不記得了。”
被餵了藥,被抹去了與外面的隔絕,最後,成了這裡面無知無覺的做工者。
這還不算完。
他們並不是唯一的一批。
除了被搶佔土地,而被迫遷移的百姓之外,還有其他因各種各樣緣由被弄到這裡的人。
究其緣由,皆是因為韶明王府。
有家境殷實的百姓,又做點小買賣的商人,基本上都是青壯些的,被無辜擄走,從此不見天日。
為了防止他們互相通氣,每日都會被喂藥。
趙凰歌自然明白為何這個藥會是每日被喂的短效的——因為若是餵了長期的藥,真將人弄成了傻子,那於他們做工便沒有益處了。
畢竟,這些東西,傻子可幹不來。
這些人渾渾噩噩度日,直到今日才互相發現了內中的貓膩,一時之間,房中只剩下了悽風苦雨的啜泣聲。
“公主仁德,求您給我們討個公道!”
不管她的話可不可信,可眼下,她卻是唯一的一根稻草。
沒有人願意這稻草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