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皇帝卻沒有留情面。
他將好話說盡,可卻咬死不肯鬆口,天子一言,重於千斤,哪有朝令夕改的道理?
太后卻不理解,母子二人再次不歡而散。
趙凰歌知道這訊息的時候,正在棲梧宮裡下棋。
這宮裡沒人是她的對手,長公主也不樂意虐菜,索性便擺了棋盤,自己跟自己下著玩兒,十分樂在其中。
綿蕪來回稟的時候,她挑了挑眉,問道:“現下太后如何了,別是又病重了吧?”
小姑娘滿臉寫著幸災樂禍,綿蕪一時有些無奈的笑,溫聲道:“那倒是不曾,但太后與皇上鬧了不愉快,那些向她求助的,也都被她以身體不適為由,避而不見了。”
這也在趙凰歌的意料之中。
畢竟太后此人,平生最重面子,皇帝明擺著不給她臉,她自然沒臉去見那些人了。
只不過麼……
她這樣直接將人給拒絕,倒不知要寒了多少人的心。
念及此,趙凰歌輕笑一聲,隨手捏了一枚棋子,一面漫不經心道:“那就勞煩嬤嬤盯緊點,若再有人來,記得散播出去點訊息。”
她說著,示意綿蕪附耳過來,與對方輕聲說了幾句。
綿蕪頓時變了臉色,遲疑道:“這樣當真成麼?”
聞言,趙凰歌笑的不經心:“有什麼不成的,嬤嬤只管去做便是。”
她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不過是讓那些人知道,太后靠不住罷了。
太后此人,其實認真算來沒什麼野心。
她最大的缺點,就在於沒腦子。
沒腦子不可怕,可沒腦子,還自以為聰明,卻是最可怕的。
那些依附於她的人,便因著這麼一個獨斷專橫的人,就以為自己也可以成點氣候,所以便聽命於她,一同上躥下跳。
如今有了這一出,皇帝能不能與她生了嫌隙尚且不知,但太后與依附於她的人們,必然得生嫌隙。
沒有她撐腰,那些人便是秋後的螞蚱。
任人收拾。
趙凰歌自認不是什麼好人,做事也不擇手段,何況太后這次先挑釁到了她的頭上,若她不借此機會做點什麼,豈不是對不起太后這一番苦心?
人家都送上門了,她總得投桃報李不是。
分明正午日光盛,綿蕪卻在這一刻,驟然覺出一陣冷意。
從嚴華寺回來後,綿蕪便覺得,自家主子與之前不一樣了,但這個時候,她才真真切切的意識到,到底是哪裡不一樣了。
手段,與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