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竟然連這個都是圈套!
一想到那上面的內容,赫連耀就有些心慌,但他現在心知說多錯多,反倒是不敢再開口了。
皇帝卻不肯放過他:“你不是說,這是你一人所為麼,怎麼現在不說話了?”
聞言,赫連耀頓時有些吶吶,只道:“叔父是為了微臣好,微臣……”
他才說到這兒,就見皇帝的神情冷了下來:“你倒是忠心。”
可惜這忠心,都用在了歪門邪道上。
皇帝不再理會他,又道:“既是你們各執一詞,證據又都在這兒放著。不如朕就來當一個旁聽,由著三公逐一審查,如何?”
這話一出,朝臣們互相看了看對方,反倒是御史大夫直接站了出來,恭聲道:“老臣遵旨。”
他並非世家,因感念先帝知遇之恩,這一生都在為北越鞠躬盡瘁。
如今他開了口,丞相與太尉倒是說不出什麼來了。
這場面聞所未聞。
主審的是三公,旁聽的是皇帝,一側站著朝臣與國師。
而當事人,一方是赫連世家,一方,則是年輕學子。
趙凰歌在內殿,對外面的情形看不清楚,聲音倒是清晰入耳。
三公每問一條罪名,便有學子們舉證,苦主們哭訴,起初赫連家還辯駁,可到了後來,那連番的證據卻砸的赫連家有些懵。
誰都沒想到,不過短短几日的功夫,竟已然蒐集了這樣多的證據。
或者說……
這從一開始,就是針對赫連家的一個局。
只不過,他們急匆匆的跳進去罷了。
到了此時,眾人也都明白了過來,再看向赫連琦的時候,都多了些掂量。
他們已露頹勢,此番必然要被撕下一塊肉來。
既然如此……
就別怪他們不客氣了。
眾人各自有掂量,而皇帝只是看著沉默不語的赫連琦,問道:“你到了如今,還有什麼話說?”
學子們字字句句,都是質問,而赫連家,卻拿不出相應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唯有一句:請皇上明鑑。
皇帝都恨不得反問他們,要朕如何明鑑?就憑著這幾句蒼白的話嗎?
這話一出,赫連琦頓時變了臉色。
他心知到了現在,已然是迴天無力,倒不如斷腕保命,當下便磕頭道:“臣此番確實是因一時貪婪,才犯下這彌天大禍,可是皇上……”
若是赫連家肯說別的,興許朝臣們還不打算開口。然而他這話一出,瞬間便被人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