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凰歌著實安心了下來。
皇帝到來之後,眾人叩頭稱萬歲,鴻臚寺照常回稟著各地的問安覲見摺子。
之後,才是眾臣們上奏。
趙凰歌站在眾人之前,依舊穩穩當當的做她的吉祥物。
自有人先站了出來。
“皇上,臣有本奏。”
先出來的是御史臺的人,他們一年裡總要參奏個百八十回,朝臣們早就見怪不怪。
就連皇帝,也只是例行詢問:“呈上來吧,封愛卿此番上奏何事?”
這次出來的乃是御史臺的封和,年歲約莫四十開外,短鬚面白,眼中滿是憤慨:“回皇上,微臣此番要參一個人。”
這也不意外,畢竟御史臺的職責所在,行的便是監督之權。
皇帝應聲,一面讓王順將摺子遞了上來,一面漫不經心的問道:“何人?”
他問話的時候,將摺子接了過來,可只掃了一眼,神情便凝重了下來。
與此同時,正聽得封和沉聲道:“回皇上,微臣要參奏兵部右侍郎馬俞柏,私藏火藥,殺害百姓,意圖不軌!”
這幾樁罪名一扣,不止是皇帝,朝野上下也一片譁然。
馬俞柏更是直接站出來叩頭道:“皇上明鑑,微臣不曾!”
皇帝將奏摺上的內容掃了一遍,方才問道:“你既是參奏他,可有證據啊?”
封和應聲,也不看一旁的馬俞柏,只道:“有。”
他著人將證據呈了上去,一面道:“馬俞柏借煙花作坊為遮掩,在裡面私藏了一批火藥。其後又怕事情敗露,將知情人盡數滅口。微臣這裡有被害者家屬的血書,以及馬家管事的口供。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物證,請皇上過目。”
封和每說一句話,馬俞柏的臉色便白一分。
待得最後,他更是連連道:“皇上,這是栽贓,微臣不知何處得罪了封大人,竟讓他做出這等栽贓陷害之事。但微臣光明磊落,還請皇上還臣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