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凰歌一面說著,一面將茶壺拎起來,將剛剛傳遞的紙條投進了小火爐裡。
紙張遇了火,瞬間點燃燒了。
火光微微照亮她的面龐,也讓宋啟元的神情多了幾分凝重:“主子,您看這個。”
他說著,從懷裡取出來一個冊子來,雙手奉上,一面解釋道:“這是從兵部和北大營的陳年舊賬裡翻出來的,屬下覺得有些不對勁,便按著原文謄抄了一份。”
趙凰歌伸手接了,將那小冊子翻開來,一行行的看下去,眉頭也緊緊地鎖在了一起。
這些賬目乍一看都是沒問題的,可是趙凰歌曾在軍中待過,通篇看下去便找出了問題——
時間不對。
一年內更換兩次軍營中所需之物,這也太頻繁了。
而且……
“本宮記得,北大營下轄人數不到三千?”
聽得趙凰歌詢問,宋啟元點頭應道:“兩千七百六十五人。”
這還是連打雜的人都算上。
趙凰歌蹙眉:“這上面的軍需批覆,可都是三千起的。”
也就是說,這樣批覆下來,每一批軍需都與實際人數有缺口。
那麼,富裕的東西去哪裡了?
趙凰歌擰眉,便聽得宋啟元又道:“您知道的,南大營屬下接觸不到,所以便託人去查,現下還沒有結果。但屬下覺得,應當只會比這冊子上記載的更離譜。”
畢竟,南大營是何榮遠的地盤。
宋啟元說到這裡,又想起來一件事,因道:“還有,我因尋常只管兵,所以檢視這些的時候並不多。可這次查探下來,才發現軍中消耗也極大,諸多損耗殘次品,都被迅速淘汰了。但您知道的,咱們這是京中防務,並不是邊關打仗,按理說來,不應當如此。”
說白了,南北大營雖然不是冷板凳,可是這麼多年下來,又沒有戰事,如今在朝中貴人的眼裡,他們便是跑腿打雜的。
一群不需要上戰場的兵,會這麼快的消耗軍需嗎?
還有,兵部那個摳搜搜的樣子,會因為那些無關緊要的殘次品,直接將之棄了,給他們換新的嗎?
趙凰歌眯了眯眼,聲音也冷了下來:“這老狐狸。”
她先前便覺得事情不對,這會兒有了這冊子,再略一想,倒是徹底的明白了。
慕容忠以好做次,利用兵部過一道手續,先做出一個缺口來,剩下的則是大統領需之物偽裝成殘次品,成功的給了私兵,既省了銀錢又掩人耳目。
如此分兩次來,縱然他的私兵不少,可也架不住這樣一點點的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