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教授也沒謙虛,直接接過修繕方案,仔細看了起來。
梁教授雖然是院長,中國古建築方面的大拿,但終歸是學術人物,搞技術出身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搞技術的性格都有點二,性子直,沒有那麼多彎彎繞。
張俊平來之前,楊明德已經電話裡和梁教授溝通好了,所以也沒有什麼好謙虛的。
梁教授認真的翻看修繕方案,沒有說話,張俊平也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等著。
一時辦公室裡異常安靜。
過了好長時間,梁教授才把修繕方案合上,放到一旁的茶几上,“你這個修繕方案很完整,從古建築的維修、重建,到園林的修復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你想讓我做什麼?”
張俊平的修繕方案卻是很完善,圖文並茂的闡述了整個恭親王府的修繕方案,方案裡還有恭親王府的平面佈置圖,細節的房屋結構圖都有。
在梁教授看來,這已經是很完美的修繕方案了,根本不需要他做什麼。
“梁教授,我希望您能從專業的角度來論證一下我這套修繕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結構上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另外就是一些建築物細節上是否符合規制。
恭親王府將來是要面對大眾開放的,肯定也會有很多外國遊人來參觀。
我擔心細節上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那樣丟人可就丟到國外去了,所以請您幫忙把把關。”
雕樑畫棟是形容古建築的,從這個成語就能看出,古建築離不開雕刻。
雕刻的圖形非常有講究。
古建築,每個朝代都不一樣,每個朝代的雕刻圖紋都有很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外行人可能看不出來,認為古建築都差不多。
但是,瞞不過內行人的研究,要是在恭親王府的柱子上雕刻出一條明代的龍紋,那可就丟大人了。
“能如此注重細節,怪不得小張你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梁教授很欣賞的看著張俊平誇獎了一句。
“您過獎了,我只是希望能夠更好的完成周首長的遺願。”張俊平趕忙謙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