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興的則是那些從事個體經濟的小商販。
此時,北京秀水、大柵欄、西城牌枋、宣德門已經出現了很多小商販。
北京從來不缺頭腦靈活的人。
這些小商販自然不是天生就像當商販的,他們都是被逼的沒辦法,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去從事被人看不起,和流氓畫等號的職業。
對,在很多人眼裡,小商販就是流氓,連盲流都不如。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從事這個職業,哪怕是六十年代後期,形式最嚴峻的那幾年,也一樣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做生意,沒辦法,總要活下去。
如今,裝飾城的出現,讓這些小商販看到一個可以很體面的賺錢生活的渠道。
裝飾城雖然還沒開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火起來了。
火出圈了,自詡知曉天下事的北京人,茶餘飯後討論的就是即將開業的裝飾城。
就連一些領導,在公開場合,非公開場合,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裝飾城。
裝飾城不僅可以為國家貢獻稅收,這種新的商業模式,還可以起到規範、活躍市場,解決就業的作用。
受益最大的還是勁松街道辦事處的書記梁光輝,有訊息稱,上級領導已經在對他進行考察。
也許過不了多久,梁書記就會變成梁區長。
張俊平一路胡思亂想著來到勁松傢俱廠。
到了門口,張俊平停下車,扶著腳踏車,駐足看著寬敞的大門。
傢俱廠的大門很寬,很大,足有三十米寬,遠超一些超大國營工廠的大門,一眼望去氣勢磅礴。
這是張俊平力主建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建這麼寬大的大門,有什麼意義,純屬浪費錢。
但是,等到大門真正建好之後,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這大門氣勢太足了,工人上下班進出大門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
“張廠長好!”
看著給自己敬禮的保安,還有那一身黃綠色的軍裝,挺拔的軍姿,張俊平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