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馮大爺你這件銅爐還有不同尋常的來歷?”張俊平笑了。
“那是自然,這是清宮密藏,當年末代皇帝溥儀把這件宣德爐抵押給了交通銀行……”
“馮大爺,您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傳承有序可不是看誰的故事精彩。
要聽故事,我去潘家園、去琉璃廠,那些倒騰古玩的,故事比您講的可精彩多了。”張俊平撇撇嘴有些嘲諷的笑道。
“不一樣,我這可不是故事!”老馮頭一邊說著一邊從箱子裡拿出一個牛皮紙包裝的包裹。
開啟牛皮紙,裡面還有一層牛皮紙,一連開啟了五層牛皮紙,才露出裡面的東西,還是一個牛皮袋。
老馮頭小心翼翼從裡面掏出一沓檔案。
“老頭子建國前,是交通銀行最年輕的買辦。”老馮頭頗有些自豪的說道。
張俊平有些差異的看著老馮頭。
“這老東西藏的真深啊!
建國前的銀行買辦,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乾的,首先要懂英語,其次家裡要有一定的產業或者信用擔保才行。
這老東西,居然還給自己裝不懂英語。”
“這件宣德爐,就是那時候入手的,這裡的檔案是當時溥儀抵押貸款的手續,還有清宮密藏的記錄檔案的照片。”
“馮大爺,按照您的年齡,時間好像對不上吧?”張俊平輕聲質疑道。
1912年清王朝結束後,溥儀繼續在皇宮裡生活,一直到1924年才被馮玉祥趕出皇宮。
這十二年裡,溥儀為了維持自己奢華的生活,可是沒少變賣清宮密藏。
流落在民間的清宮密藏,有一部分是當年的太監宮女們偷出來的,還有很大一部分則是溥儀變賣的。
“呵呵,我可沒說我親自給溥儀辦的貸款業務。
我父親也是交通銀行的買辦,當年就是我父親給溥儀辦的抵押貸款業務……
只是這筆貸款業務沒有入交通銀行的帳,而是被我父親私下買了回來……
當時可是花了我父親整整十根小黃魚!”老馮頭又講了一個更加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