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玉佩給你了,你要記住,匠門精神!讓匠門換一種方式存在下去!”
“劉奶奶,匠門精神是啥?”
“匠門精神啊?匠門精神就是你不用心做事就沒飯吃!”老太太笑眯眯的說道。
“啊?”張俊平有些傻眼,原本還以為匠門精神會多麼高大尚。
比如什麼堅持不懈,開拓進取,不畏挫折等等。
又或者堅韌不拔、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可是沒想到,匠門精神居然是這麼樸實無華的一句話。
不用心就沒飯吃。
這句話也道明瞭工匠這個群體在古代的地位。
士農工商,工排在倒數第二位。
古代工匠雖然日子比普通老百姓,比農戶好一點,可也依然活的不易。
都說古代的匠人幹活細膩,紮實。
其實都是逼出來的。
普通工匠,你不好好幹活,就會壞了名聲,壞了名聲就沒人找你幹活,就沒飯吃。
大工匠,一般都是和官府,和皇室打交道,要是不用心,除了紕漏,那可不是沒飯吃那麼簡單,輕了是掉腦袋,弄不好還會被抄家滅族。
就算是陸子岡,一代玉雕大宗師,不照樣因為在玉雕上留個名字,被皇帝砍了腦袋?
所以說,古代工匠的精神很簡單樸實,就是好好幹活,有飯吃,能娶一房媳婦,傳宗接代。
至於那些高大上的精神,都是閒的蛋疼的文人墨客,政府官員給他們強按上的。
“怎麼?你還想要什麼樣的精神?”老太太笑眯眯的反問道。
“沒,沒什麼!”張俊平搖搖頭笑道。
“匠門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堂口,其實只是一個很籠統的區分。
這天下的工匠何其多?細分下去,怕不是有幾千上萬種。
無論是那一種,他們學手藝的初衷,都是為了有口飯吃。”
老太太的話可謂是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