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我下午就給你把戶籍資料寄過去。”張英堯大聲喊道。
喊完,張英堯又想起一件事,繼續扯著嗓門喊道:“對了,說到香江,你林叔來信了。
他在香江混的還不錯,你到了香江,有什麼事,可以去找你林叔。”
“林叔?”張俊平在腦子裡回憶了好一會,才隱約想起有這麼一個人。
林叔,是老爹的戰友,有過命的交情。
按照老爹的說法,林叔的命的老爹救得,要不是老爹把他從戰場上背下來,林叔命就沒了。
說起來,張俊平和林叔還有點親戚關係。
林叔的愛人是母親的表妹,所以張俊平要叫林叔表姨夫,只不過因為老爹這層關係,所以都是叫林叔。
後來,在文革初期,他剛六七歲的時候,林叔舉家遷往了香江據說是去繼承遺產的。
“哦,對了!你林叔也是開傢俱廠的,你去了多和你林叔學習學習。”張英堯想了想,又補充道。
“知道了,達!”張俊平也沒反駁,直接答應下來。
雖然,他認為,和那位林叔沒啥好學的,他腦子裡知道的傢俱經營策略,傢俱樣式,夠林叔學個一二十年的。
只是,這話沒法說。
“達,等放暑假,您和我娘帶著老二老三他們來北京看看吧。
也讓老二老三他們漲漲見識,給他們增加一點讀書的動力。”張俊平知道,要是說讓父母過來玩,他們肯定不同意。
不捨的那個錢,所以,張俊平用讓二弟三弟長見識,開眼界,增加學習動力作為藉口。
“再說吧!現在村裡太忙了!
我給你說,咱們村現在可了不起。
今年咱們張家開了養豬場,養了一百多頭豬。
董家那邊也跟著咱們學,也搞養殖,養了一千多隻雞。
另外,村裡還按照你畫的圖紙,建了三個大棚。
如果,收入真向你說的那麼好,等下半年,就再多建幾個……”張英堯絮絮叨叨的說著村裡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