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點,張俊平出去找了輛板車。
拉著昨天做好的摺疊椅來到大柵欄。
摺疊椅依然受歡迎!
直接在板車上就被搶購一空。
數著手裡的毛票,整的零的,一共十五塊錢。
十五塊錢,後山稍微吃好一點,都不夠一頓早點錢。
可是,在這個年代,十五塊錢是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
他上大學,一個月補助也才十八塊錢。
來大柵欄已經四五趟了,第一天,苦等了半天顧客,第二天之後,則是來去匆匆,從來沒有好好逛一逛這八十年代的大柵欄。
今天總算是有時間,也有心情了。
早上,大柵欄有一個早市。
八十年代的大柵欄,街道很窄,人非常多,顯得非常擁擠,基本上就是人擠人,人挨人。
路邊賣東西的自然也多!
有進城賣菜的農民,也有各種小商販,買水果的,賣小吃的,賣衣服的,賣電子手錶的,還有收票,賣票的。
收票,收的是各種票據,糧票、肉票、油票、布票、糖果票、酒票、煤炭票、工業票、外匯卷,只要你能想到的票,這裡都有收的,也都有賣的。
路兩邊則是各種商店,賣帽子的馬聚源、賣鞋的內聯升、賣衣服的八大祥、六必居的醬菜店、榮寶齋的文房四寶,還有同仁堂、張一元茶莊、長春堂、還有一品齋、步瀛齋、聚順和、長乘魁等都是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走在大柵欄的街道上,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爭吵聲,各種聲音嘈雜在一起,匯聚成一副盛世樂章。
張俊平在大柵欄逛了近一個小時,就買了一條鮮活的大鯉魚,足有三斤多重,用草繩穿過魚鰓拎在手裡。
心情不錯!
大柵欄濃郁的生活氣息,讓人心裡踏實。
看看時間,感覺郵局該上班了,張俊平才漫步往郵局走去。
依然是昨天那位大姐,此時正忙著收郵件包裹。
張俊平等了一會,等她忙完,才上前“大姐,錢我帶來了,昨天的郵票還在嗎?”
“喲!來的挺早啊!郵票都給你留著呢!”大姐看到張俊平,爽朗的一笑,轉身拿出兩版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