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今天還留在三鎮,這邊方家沒有車,需要等到上面的安排,方萬山今天計劃好好遊歷一遍,就去房間把幾個不願起來的懶蟲哄起來,一家人磨磨蹭蹭到了10點才開始出發,車是上邊幫忙借調過來的,路線是小張幫忙協調安排。
第一站就東湖,方萬山儘管是楚地人,但是他真沒有在三鎮這邊生活過,只是每次匆匆路過。
東湖位於三鎮市區,一個較大的湖泊,眾人儘管見慣了大海,但是這種清澈淡水湖基本沒有見過,加上沿湖陸地風景,湖岸曲折,,港汊交錯,大家興致都很高。
中午就餐在附近的國立大學,國立大學是楚地最知名大學,也是全國最為古老大學之一,傳承了近百年的優秀歷史建築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格,被譽為“華夏最美的大學校園”,學校裡古老建築不勝列舉。
方萬山他們過來的時候正是三月,校園櫻花正好盛開,總個校園奼紫嫣紅,也是一處風景。
小張這邊應該是通知了國立大學這邊,學校領導一早就準備好在那邊,對於知識分子,方爸方元生很尊敬,連忙下車握手寒暄。
這次宴請,方萬山看到出方爸及大哥,二哥都比較緊張,完全沒有以往的那種的自如,方萬山不得不親自出面開始敬酒,不過對於方萬山這個小一輩,大家只是客氣應付。
楚地這邊是華夏的教育大省,完全不同於粵省,是方萬山計劃中必須拿下的一塊,方萬山決定先拿出點大學是代表方家先向國立大學捐贈100萬,用於學生生活及教學條件改善。
第二條:就是加強與國立大學電子學校合作,邀請他們去香江參觀考察。
第三條:出資建立電腦研究實驗室,共享成果。
第四條:方家出資建立一個院系,專門代為培養電子方面人才,人才來源以後與省裡談判獲取。
方萬山一直打算把以後自己的人才培養基地安排在楚省,這裡一個是原因是這裡是家鄉,二是這邊是教育大省,有太多的教育資源人才,比香江那個小港城優越太多。三是方萬山一直並沒有太想把港城作為自己的基地,不管是人還是以後的發展,方萬山只是當做跳板,楚省或者粵省才是他方家以後安身立命的基地。
在方萬山丟擲以上幾條後,並都得到方家家主方元生的支援後,桌上的氣氛更加熱烈,方萬山又開始丟擲了二個計劃出來,不過這二個計劃更加龐大,不是國立大學能吃下,他們只是表示會向上彙報。
方萬山這二個計劃是:第一個就是以後楚地所有在三鎮的大學所有大學學生,方家每人都出錢捐助,用於改善生活,具體標準商談。
不過有點附加條件就是,方家需要所有學習電子專業的學生與萬達電子廠簽訂三年合同。
現在華夏大學稀有,不管是大學生,還是中專生都是分配工作,都是幹部身份,方萬山的打算有點難度。
第二條則是,方家出資在楚地考試中選擇一些落榜生,進入楚地大學進行委培生定向培養,這些學生的學費及其他費用都由方家負責,條件就是與方家簽訂5年以上的合同。
雖然方萬山覺得這是對楚省有好處的計劃,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但是方萬山知道現在華夏很多不是講利益的,還有其他更重要的需要考慮。
這次宴會過後,方萬山就安排鄧強去開始落實前面商量的四條,特別的捐款的落實,表示方家這邊誠,再就對接與國立大學合作的對接,這個時代的華夏大學生都是以後的人才,那個都是人中之龍,是寶貝,與方萬山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完全是二個概念,方萬山現在不下手才是傻子。
下午,方萬山他們又去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把三鎮連為一體,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京廣鐵路,橋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正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春天涼爽,江風宜人,傍晚夕陽西下佇立橋頭凝望海天交接,心情疏爽,這樣雄偉的建築讓本來有點輕視內地的眾人不由發出感嘆,有了一絲的認同感。
晚上三鎮下了一場小雪,讓香江那邊從沒有見過雪的年輕人都激動不已,其實對於方萬山來說這個時節在楚地還下雪還是很少見的,他印象中楚地在他長大以後,基本很少下雪,很多時候都是意思意思下。
第三天,方家還是沒有動身去鄂東,昨晚下雪,方爸怕山路不好走,不安全。
鄂東也臨近三鎮,不過那邊靠近大別山,地形複雜,現在那邊交通還不發達,一直都是楚省比較窮困的地方,楚地第二大人口地區。
方萬山印象中的鄂東是它的教育,全華夏都很出名,還有一點就是革命老區,出的將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