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責任榮譽,都不會改變鮑里斯做炮灰的本質。萬一被美軍發覺,總書記兒子這個身份,能拖多長時間就拖多長時間。一定要把萊茵大營挖出來證明其存在,美國一直倡導的人權自然就會破產。
雖說哪怕兒子陣亡在聯邦德國都是值得的,可謝洛夫還是希望聯合調查團不要和駐德美軍起衝突,死一個人都是不好的,為了和平的達到目的,一些基本的準備必須要做。
“車里雅賓斯克中央研究所已經回報,大伊萬已經制造完畢,這次達到了理論資料的百分之七十五,預計七千五百萬噸當量,重點是電磁力的突破性進展,可以對全球電力造成巨大破壞,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國家電網將會遭到嚴重考驗。”切布里科夫大將終於將好訊息帶回來,這是蘇聯能接受的最大當量,不然蘇聯的國家電網和雷達中心會扛不住。
“試驗當天一定要做好防備,和一些靠近新地島的盟國保持溝通,當天最好關閉國家電網一段時間,採取防禦電磁力的必要手段。”謝洛夫瞭然的點頭,緊接著提出了幾個要點,“如果到時候美軍採取強硬的手段對付我們的聯合調查團,立刻進行核試驗。如果不,我們再把它拆了,畢竟中導條約還在執行階段。”
“其實我們有些太小題大做了吧,實際上因為萊茵大營的挖掘,美軍應該不會採取強硬手段對聯合調查團動手的,這是戰爭行為。如果他們這麼做了,後果不堪設想。”切布里科夫認為,謝洛夫連把自己的兒子派過去都是沒有必要的。
“最好不要對里根做出預測,他不是一個正常的政客,就是一個三流演員。這種無法預測的對手,最好先把最壞的後果都想到。”謝洛夫指著自己道,“我要證明,哪怕是發瘋,他也不是我的對手,那麼就可以讓這個老年痴呆冷靜下來了。”
謝洛夫也知道他臆想中的衝突基本上不會發生,可準備還是要做。而且這顆大伊萬還要儲存兩年,在適當的時候,這次升級版偏重於電磁炸彈的大伊萬,沒準會換一個地方試爆,比如在利比亞的沙漠中,在那邊更容易對整個歐洲造成影向,最重要的是,影響不到蘇聯。
“總書記多慮了,絕不會出現你設想的情況,布瑞曾海姆大營那塊地,本身就在我們手裡,不是嗎?”切布里科夫鬆了口氣,語氣變得輕鬆。
兩年前,那片荒地已經被一家德國企業買下來,實際上那所企業的持有者,早已經被蘇聯控制,只要聯合調查團快點行動,完全可以加班加點讓真相大白。
聯邦德國萊茵河附近,鮑里斯站在一塊岩石上手中端著望遠鏡,十分平靜的對著附近的荒地進行觀察,聲音不大的對著身邊的幾個調查員道,“看起來,這就是一片荒地。”
“萊茵大營所有的痕跡,在德國戰俘被釋放之後,都已經被美軍士兵用推土機摧毀推平,從表面上是什麼都看不出來的。”身邊的一個年輕指揮官介面道,“我們只能看見一片荒地。”
“哦?抹平痕跡,這就有意思了。”鮑里斯灑然一笑,這不是做賊心虛的表現麼?他還不到三十歲,當然不可能對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瞭如指掌。
可有一件事他知道,蘇聯的古拉格制度解體的時候,自己的父親謝洛夫,為了防止各地古拉格被一些人注意到,變成蘇聯的黑資料。同樣下令各地邊防軍徹底抹平當地古拉格存在的遺蹟,心思就和當初的美軍推平萊茵大營的初衷差不多。
這種抹平痕跡的動作,只能證明一件事,這就是這件事存在過,就如同父親知道古拉格里面很多人不正常死亡,所以要掩蓋蘇聯黑暗的一面一樣。當初推平萊茵大營的美軍想法也差不多,這樣看來,死亡率肯定不是像美軍說的那樣正常死亡。
“我們這個調查團隊有八百人,明天晚上開始動工。”鮑里斯放下了望遠鏡,把布瑞曾海姆大營這塊地買下來的企業,也是一個不大的化學企業,這也太巧了。
“世界上哪有這麼多巧合?都是有人在推動的。”謝洛夫打著哈欠鑽進被窩,尋思是不是要找瓦莉婭來一發,可毛妹沒有回應,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