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報紙版面都被孟買大火災的新聞圖版,不過謝洛夫一張報紙都沒有看。既然心裡有愧,就不要總往自己的心裡撒鹽了。比起五萬多人的死傷,他更希望印度的情報部門能夠提高一下效率和能力,克格勃留下了很多證據把矛頭指向巴基斯坦。這些證據大多都是幾年前留下的。
比如那堆堆積在一起的煤氣罐,就是克格勃從巴基斯坦賣到貧民窯的。時間在五年前,還有一些廢燃料、以及堆積在一起的廢棉花,都是從巴基斯坦運過去的。時間分別是三年前和六年前,只要印度情報部門有心,還是可以知道這些東西的原產地。
“不要再把孟買大火災的新聞送到我這裡來,瓦莉婭,你截住這些情報。”謝洛夫不好明著面下達這種命令,只能控制自己不看。同時對生活秘書小瓦莉婭獨自叮囑。
“我知道了,放心吧。”瓦莉婭少校併攏自己的長腿,對這個男人的任何吩咐,她都毫不猶豫的去做,哪怕她的年齡和謝洛夫的女兒尤利婭一樣。
“嗯!里根的身體還不錯麼?十幾天就出院了!”他更加關心美國的新聞,就像當時刺殺案剛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根本不需要費勁去打探里根是不是死了。美國媒體會把這個訊息告訴蘇聯,事實也正是如此,還節省了克格勃一筆經費。
醫院的胸腔外科主任本傑明?L?亞倫因為總統的內出血沒有得到緩解而決定實施持續了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胸腔手術。最終在急救室透過手術取出子彈期間,里根的失血量超過一個成年人血量的一半。並且參加手術的醫院工作人員也不知道這顆子彈隨時都可能會爆炸。
這其中新聞都是事後紕漏出來的,謝洛夫只能感嘆里根確實命不該絕,不過對於他來說,這是好事,總政委可比誰都希望里根活著,不然里根死了,誰知道這場拉鋸戰還需要多少年?
不過他知道里根只是能出院了,僅此而已。想要康復沒有半年時間根本不可能。現在的里根根本無法工作,估計身體比現在的勃列日涅夫都要差。
克格勃是一個情報部門,本質的工作不會改變,翻閱了一份情報後,謝洛夫封好了裡面的照片,這是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內部的一些照片,是一個美國海軍的三級軍士長送給克格勃的,那就在那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服役。
這個軍士長不是克格勃發展的間諜,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這個軍官和英國的劍橋五傑差不多,對蘇聯的共產主義主張很認可,最終在服役的時候開始聯絡蘇聯克格勃,提供美國海軍的情報,因為眾所周知,目前蘇聯在軍事力量上,唯一和美國有明顯差距的就是在海軍上。
這位自帶乾糧的五盧布,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生活在蘇聯,一個宣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會,本來他在提供完照片之後就想要離開美國,來到蘇聯生活。不過謝洛夫可是知道真實的蘇聯是什麼樣子的,怎麼可能同意這種要求。
總政委從來不認為蘇聯像美國說的這麼差,當然也沒有蘇聯自己宣傳的這麼好。這個軍官留在美國更好,來到蘇聯肯定會看到蘇聯的真實情況。而且從價值上考慮,克格勃也希望對方留在美國,最終用理想和現實,第一總局讓這個海軍軍官繼續為美國服務。希望以後可以能夠為蘇聯做出更大的貢獻。
“可惜了,不是阿里伯克!”謝洛夫說著說著自己笑了起來,他也感覺自己太貪了。阿里伯克只是在設計中,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才是現在美國海軍的主力。加上基德級已經有一艘在蘇聯手上,相信蘇聯紅海軍的新建艦艇一定會更加最佳化的。
就算是在狂妄,謝洛夫也不能說蘇聯紅海軍和美國海軍沒有差距,這純粹就是放屁。百年海軍如果只是說說而已,那蘇聯二十年的追趕現在應該和美國平起平坐了。
“我動用十個坦克集團軍和諸兵種集團軍,加上華約軍隊進行軍演。”克里姆林宮內,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眉宇中充滿了自信,連說話都帶上了一絲神采飛揚,“演習沒有預案,決出勝負為止,華約聯軍扮演藍方負責防守。”
“當然還有謝洛夫同志手下那支傳統的藍軍,對了那支軍隊現在叫什麼名字。”烏斯季諾夫忽然問道,因為那支扮演假想敵的軍隊總是在改名字。
“美利堅聯盟軍!”謝洛夫也不想總是改名字,關鍵從越南帶回來的那批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到了服役的年齡,這支假想敵部隊已經超過了十萬人,要是再過兩年那批美國私生子完全長大,人數會將近二十萬人。他這個大解盤俠,在兩年前還在伊朗弄回來一批人,至少二三十年內,蘇聯是絕對不缺乏假想敵部隊的。
“聯盟軍和華約聯軍組成藍方部隊,不過好像還是有些單薄,我把契卡師和克格勃師也放在進去吧,這樣藍方都三十五萬左右的部隊防守。也比較符合華約和北約的比例。你覺得怎麼樣?烏斯季諾夫同志!”說著說著,謝洛夫好像想起來什麼道,“我們要不要放兩個原子彈,演練一下核突擊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