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迪莫納核基地,是一個絕密的地方,這是對於一般的民眾而言。對於美國和蘇聯來講,不論是高空偵查還是衛星偵察,都能確定有這麼一個地方存在。這裡處在以色列北部,米格二十五叢集高空略過後,引走了以色列的空軍攔截,同時從東部迂迴而來的蘇十七戰鬥轟炸機,則在這個時間段到達了迪莫納核基地的上空。
這裡的環境非常簡單,附近沒什麼人煙,基地就處在沙漠的邊緣。可以讓蘇聯飛行員不費什麼力就能找到轟炸的目標,平心而論這是蘇聯空軍比較喜歡執行的任務。
根據各種計算,米格二十五如果能引走附近的以色列空軍,那迪莫納核基地上空至少會出現十分鐘的真空時間,對於一個戰鬥轟炸機群來講,十分鐘足夠了。
每一架蘇十七戰鬥轟炸機,攜帶了單枚超過兩千公斤的航空炸彈。剛剛到達迪莫納核基地上空,所有戰鬥轟炸機全部釋放干擾箔條彈,同時開始轟炸。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航空炸彈被釋放,帶著慣性直勾勾的掉在工廠上方,頓時一陣沉悶的抖動,隨之而來的是沖天的烈焰。火焰迅速擴大,擴散到整個核基地的廠區。
“第二小隊開始轟炸,總政委命令,以清除以色列科研人員為第一目標。”中隊長在轟炸取得效果後命令道,“永遠的解決蘇維埃威脅,是我們的使命,開始……”
“明白!跟我來,轟炸!”六架蘇十七戰鬥轟炸機離開編隊進行盤旋,高度降低到幾百米,肌腹下的不起眼的灰色炸彈被迅速投擲了出去。瞬間地面上就像是一座油井被點燃一樣,整個廠區都陷入到了火海當中。
確認了目標已經被摧毀之後,攻擊編隊中隊長命令返航,蘇十七攻擊編隊迅速揚長而去,整個行動耗時四分半鐘。
五分鐘後,得知迪莫納核基地被摧毀訊息,以色列國防部長摩西達楊狠狠一拳把床邊的檯燈砸碎,鮮血順著指尖緩緩流淌,一直獨眼閃過憤怒的光芒。
“以色列發展核武器是絕密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這個虧你們必須的吃!”第二天一早接到國內訊息的謝洛夫起了一個大早,按照他管殺不管埋的風格,現在就可以準備回國了,但可能不會這麼順利。
米格二十五曾經在早先的偵查當中暴漏過一次,所以這種飛得高跑得快的戰鬥機一旦從以色列的雷達上出現,肯定會讓以色列空軍如臨大敵全力攔截,但實際上真正完成攻擊的是一種普通的戰鬥轟炸機。
穿好衣服的謝洛夫,習慣性的把手槍別在褲腰上,最簡單最隱蔽的攻擊方案其實不是這個辦法,從不對稱作戰的角度,安全係數最高的作戰應該是這樣的,用一批二三十年代的木質螺旋槳飛機採取空襲。
為什麼說這種落後的螺旋槳轟炸機最安全呢?這是從隱身的角度上考慮。一般人都認為隱身是採用高科技技術對飛機進行處理。但實際上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最老式的飛機,那些老式飛機天然上就不會在雷達上出現。
這種漏洞首先出現在朝鮮戰爭中,美軍在仁川登陸之後很短時間就消滅了朝鮮空軍,但馬上收到了另外一種騷擾,那就是駕駛噴氣式戰鬥機的美軍飛行員,對朝鮮僅存一些老舊的飛機一籌莫展,從技術上美軍當然遠在朝鮮空軍之上,但因為朝鮮飛機飛的太低,而且速度太慢,美軍飛行員根本抓不到他們。
如果謝洛夫不把蘇聯飛行員當人,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完成任務的話,他就會採用這種辦法,付出幾十個飛行員生命的代價,一定用人命把迪莫納核基地堆平。成功率說不定比這次的聲東擊西還要高。
去談判地點的路程中,沒有什麼異常,以色列的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國家進行了這麼一項令人震驚的計劃,不然的話說不定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代表團成員都會被幹掉。
對於謝洛夫來講,這次會議的召開的唯一目的,就是為蘇聯空軍摧毀以色列核設施提供掩護,除此之外這個會議並沒有什麼價值。至於以色列和阿拉伯雙方打生打死,這和蘇聯有什麼關係?你們雙方都去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