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碼頭,千帆競技,百舸爭流。
朝廷派去中東的使者譚文學、章有為便親眼見到了這樣的盛況。
在大宋,從四品以上才是高階官員,相當於後世的副高官,正五品只能算是正廳級。
不過廣東轉運使王罕還是親自前來迎接,與他一起的還有廣州知州蘇緘。
此刻兩方人馬服裝有很大區別。
譚文學他們穿的是中山裝,四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頗為成熟儒雅。
王罕他們穿的則是公服,也就是正常的大宋官服。
雖然趙駿提倡穿著簡樸,但他並沒有廢除公服,因此正式場合穿公服還是大多數官員的習慣。
主要也是地方官員在使用。
百姓熟悉公服,日常辦公、出行巡視、出差辦公穿公服,都能夠讓百姓敬畏。
這亦是千百年來封建王朝的習慣,為的是樹立官員權威。
但趙駿希望的是官員為百姓服務,而不是讓百姓看到官員就本能地心裡產生畏懼的情緒。
所以他一直在想辦法慢慢廢除這樣的制度,以此拉近官員與百姓之間的距離。
只是直接蠻幹肯定不行,一蹴而就的結果就是官員體系的崩塌。
因此就只能潛移默化,慢慢過渡,先從服飾上進行改變,然後再從諸如辦事風格、文明執法之類的方式慢慢變動。
如今中央官員都漸漸摒棄公服,未來也會推廣到全國,這也算是為拉近官民距離邁出的第一步。
“王漕司。”
譚文學環顧四周,看著遠處帆船,不由得感慨道:“我這是第一次來廣州,這密密麻麻的船舶盛況讓我覺得蔚為壯觀啊。”
王罕笑道:“如今海貿昌盛,我聽說譚郎中是福州人,章郎中是江浙人,這樣的場面在江浙和泉州應該也有不少吧。”
“江浙那邊應也很是壯觀,但泉州我沒去過,福州的話,還是比不了廣州這般的模樣。”
譚文學想起了家鄉的發展,搖搖頭道:“我們福建路多山少田,百姓不能在家中耕地填飽肚子,只能外出經商,可地理又不如江浙和廣南優越,不過是艱難度日罷了。”
“會好起來的。”
蘇緘說道:“朝廷如今正在開發流求,那邊離福建路近,想來多有機遇。”
“嗯。”
譚文學點點頭。
“好了,大家舟車勞頓,先進城晚宴。”
王罕說道:“朝廷的命令已經下來了,我們為你們找了翻譯,還令新任靖海軍指揮使派遣了一支鐵甲艦護航,一起去見見吧。”
“好。”
譚文學和章有為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