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黎朝之所以還能控制升龍和江南,是因為大宋在那裡有駐軍,不然以黎朝那麼不得人心,恐怕早就已經被越南人推翻了。
“照這麼說,我們滅了李朝還有錯咯?”
晏殊嗤笑道:“這李朝可謂是仁義之朝,顯得我們大宋好像是不該消滅了他們一樣。”
杜衍正色道:“縱使他對內仁義,可對外卻主動襲擾大國是不爭的事實。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李朝覆滅,咎由自取!”
另外一旁宋綬也道:“李氏當年在位時地方亦有叛亂,依我之見這些人想來為李氏復仇是假,趁機自立為王才是真。”
“嗯。”
晏殊點點頭道:“言之有理,叛軍現在打到哪裡了?”
“除升龍及江南外,到處都有叛亂首領,怕是得有數十股,之前他們打到過如月江北興化,被我們賣給黎朝的幾座大炮給轟散,但這一次怕是來勢洶洶。”
“具體什麼情況?”
“自此上次他們被打敗之後,就聯合在了一起。”
杜衍說道:“叛軍不知道從哪裡搞了幾座土炮,兵馬十餘萬,已經攻破興華,直奔北寧,過了北寧就是升龍城了。”
“嗯?”
晏殊眉頭皺得更緊:“快打到升龍城了嗎?這些安南人哪來的本事弄到土炮?”
杜衍撓撓頭道:“我估摸著是我們的人賣出去的,咱們的鋼炮都是有數的,軍隊肯定不敢賣。但我們之前不是賣了他們很多武器鎧甲之類的冷兵器嗎?這火炮的原理不難,軍隊裡融一些鐵器,自己造個炮管,賣點火藥給那些安南人,類似於威遠炮這樣的小炮,應該還是能造得出。只是射程短了點,威力差了點,但對付黎朝大抵是夠了。”
“.”
晏殊無奈了,扶額道:“這幫傢伙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我們在安南只駐軍了三千人,大部分都在海邊,升龍城有五百人,不過從瓊州調集一軍過去平叛還是很輕鬆。”
杜衍說道:“要不讓瓊州的昌化軍去一趟吧。”
“要我說,那些叛軍再怎麼樣折騰難道還敢攻擊我大宋的軍隊嗎?安南誰做主無所謂,只要聽從我大宋的命令就行,何必這麼麻煩?”
賈昌朝隨口說了一句。
晏殊搖搖頭道:“那可不行,一個聽話,卻國內統一安穩的國家。與一個聽話,國內卻異常動盪不平的國家相比,還是後者更好。何況如果安南安穩了,武器裝備賣給誰去?”
“我不太明白,安南資源貧瘠,雖然產煤,其餘金銀銅卻極少,我們又何必這麼大費周章,在那裡駐軍呢?光每年為安南駐軍補給,就是個嚴重花銷。”
鄭戩不解地說道。
晏殊遲疑了一下,說道:“這個問題我倒是沒想過,也沒問過漢龍。不過漢龍既然這麼做肯定有用意,何況那邊不是適合種植橡膠和金雞納樹嗎?種植糧食也很不錯,一年能有三熟,這些年黎朝用以繳納給我們的多是糧食和煤礦,即便我大宋不缺,卻也都是重要資源。”
越南確實是個資源貧瘠的國家,除了鋁礦比較豐富以外,其餘普通礦產極為貧瘠,也只有紅河三角洲適宜農耕。
且地處熱帶,氣候炎熱,蚊蟲帶來的疾病非常多,根本不適合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