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析津城北面大概二十多里外,大概在後世北京市奧北森林公園一帶,這裡周邊林木森森,他們追擊遼軍至此。
“報,我們是馬賀馬將軍部下。”
“你問我我哪知道。”
相公一道亂戰的軍令,殺遼人是殺爽了。
“糊塗!”
得知自己莫名其妙要被劉淳管轄,有人不滿道:“劉將軍,我們與你部並未統屬,這恐怕.”
“那”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
劉淳向其餘各部的軍官們說道。
但TM的軍隊全都散開了,他自己本部帳下兵馬都不知道去了哪裡。
有人納悶道:“既然遼軍主力來了,那相公為什麼不吹響號角,召集周邊所有散亂計程車卒回去?”
這一來一回,肯定會導致整個曠野上都是宋軍的號角聲音,自然也就能夠迅速把部隊給召集回去。
宋軍十多萬人馬,現在得有一百多個營在野外四處亂竄,更小建制的“都”也不是沒有。
問題在於范仲淹沒有釋出命令,宋軍的高階軍官沒有擅自下令的權力。
有人遲疑道:“還請將軍告訴我等,是何緊急軍情?”
因而此時在野外亂戰的宋軍士卒其實根本不知道眼下是什麼形勢。
劉淳大怒道:“眼下乃是軍情緊急之時,大家都是宋軍,要為戰事擔憂,怎麼能不顧及大局?何況細究起來,我們都是範相公麾下。”
這些人都被召集過來之後,自然是最大的長官過來開會。
而像劉淳這樣的情況,在曠野上四處都在發生。
“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天色漸漸黑下來,由於遲遲沒有見到范仲淹派人吹響召集三軍的號角,所以大家也就繼續各自幹著各自的事情。
“我們是和斌和將軍部下。”
以至於從析津城往北三四十里,往東北三四十里,整個遼軍撤退方向的路上,全是來來往往潰散的遼軍和追擊的宋軍。
遼人主力大搖大擺抵達,宋人斥候又不是傻子,自然會把情況向周邊的高階將領彙報。
因而此刻除了一部分追得太遠或者比較愚蠢靠關係上位的將領以外,析津周邊二十里內的大部分宋軍將領都意識到了不對勁,開始盡力集結周圍的兵馬。
很多宋軍將領都把其他部分計程車兵招攬在了麾下,有的聚集了一兩千人,有的聚集了兩三千人,最多的還是郭遵,他聚集了七千多眾。
這樣原本分散出一百多股兵力的宋軍在短時間內匯聚,形成了大大小小約三十多股人馬,平均每股都在三千人左右,甚至有的隊伍有兩三名軍級將領匯合組成,正在商議現在是什麼情況。
宋軍這邊的形勢轉變並沒有改變遼軍那邊的態度,甚至也沒有引起警覺,因為遼軍主力過來的時候沿途遭遇的宋軍也都第一時間吹哨,然後忙不迭縱馬逃離。